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5年第6期
编号:10707788
以发热、皮肤瘀斑、低血压为表现的心脏黏液瘤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5年第6期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因“发热40余天,伴皮肤瘀斑、低血压10余天”于2003年3月2日入院。患者40天前开始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2℃,呈弛张热型,伴胸闷、气短,全身肌肉酸痛。曾在当地应用抗生素及退热药治疗,1个月前去县级医院就诊,疑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半个月前发现四肢皮肤大量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从右侧胸腔抽出血性积液400ml,给予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10余天,体温下降,而患者一般状况恶化,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加剧,牙龈渗血不止,血常规示白细胞明显增高,以“急性白血病待诊”转入本院血液科。既往健康,无结核肝炎密切接触史。入院查体:T 35.8℃,P 120次/min,R 30次/min,BP 85/55mmHg ,神志清,发育正常,精神萎靡,言语无力,呼吸浅快,全身皮肤散在多处瘀斑,以穿刺部位手背、肘部为著,最大者约10cm×8cm。巩膜轻度黄染,睑结膜苍白,颈部抵抗感、克氏征阳性,双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右下肺呼吸音低。心尖搏动范围弥散,心率120次/min,呈奔马律,心尖区闻及3/6级吹风样杂音。肝肋下3cm有触痛。腹肌紧张,全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脾脏。双肾区叩痛阳性,腹水征阴性,脊柱四肢无畸形,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Hb 90g/L,RBC 2.95×1012/L,WBC 44.0×109/L,N 0.87,L 0.12,PLT 19×109/L,可见幼稚细胞,网织红细胞17.5%。尿蛋白(+),肝功能ALP 17u/L,GGT 26u/L,TP 47g/L,A 21g/L,G 26g/L,总胆红素24.0μmol/L,结合胆红素11μmol/L,蛋白电泳γ 34.5%。PT延长5s,Fbg 1.18g/L,TT延长5.6s,D-二聚体阳性。血气分析:pH 7.387,PO2 55mmHg,PCO2 35mmHg。胸腔穿刺抽取棕褐色不凝液体120ml,细胞总数122×1010/L,有核细胞3.8×1010/L,单核24%,多核76%。3次尿液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均检出霉菌。住院第3天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由90g/L降至58g/L,网织红细胞9.5%,血涂片红细胞碎片占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右房内可见一30mm×26mm×27mm团块状回声,可见一细蒂连于房间隔中段,随心动周期上下活动,舒张期脱向右室,收缩期回入右房,PVOT 21mm,AD 28mm,LVD 27mm,LVID 21mm,考虑为右房黏液瘤,2次血培养结果未回。骨髓象示感染征象,粒系增生活跃,各期粒细胞胞浆颗粒粗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阳性率99%,积分386分,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广泛前壁ST段下移最深达2mm,T波倒置。

    治疗过程: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吸氧、升压药物持续静滴,依据血凝分析考虑并发DIC,给予小剂量肝素8u/(kg·h)抗凝治疗,患者低血压、低氧血症不易纠正,皮肤黏膜出血加重。呈持续低血压状态,体温不升,呼吸浅快,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进行性加剧。心前区杂音呈多变性,三尖瓣区闻及喀喇音。腹部触痛,肝区肾区叩击痛加重。

     2临床讨论(住院第4天)

    主治医师(血液科):本例特点:(1)青年女性,反复发热40余天,随病程发展体温不升而全身状况恶化,进行性呼吸困难,广泛性皮肤黏膜出血,顽固性低血压。(2)血象:白细胞明显增高,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网织红细胞增高。(3)骨髓象示感染征象;右侧血性胸腔积液,心脏右房内巨大占位性病变。依据上述特点,首先考虑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类白血病反应表现为:(1)有明确的病因如感染、中毒、恶性肿瘤等;(2)原发病治愈后血象反应迅速消失;(3)白细胞计数增高,而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大致正常,可见原始幼稚细胞,无Auer小体;(4)骨髓增生活跃,无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高,一般<20%;(5)NAP阳性率、积分一般增高。该患者骨髓象已排除白血病。其次是依据其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广泛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红细胞碎片;Fbg降低,PT、TT延长,D-二聚体阳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成立[1],抗凝治疗疗效不显。第三是感染灶未明确,其胸腔积液,心脏占位病灶,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病情复杂且进行性加剧。特请各位专家讨论拟定下一步诊断及治疗方案。

    副主任医师(心内科):依据临床资料首先考虑右房黏液瘤并感染性休克。证据是:(1)长期不规则发热40余天,进行性呼吸困难;(2)心脏杂音呈多变性;(3)心脏超声可见右房一较大赘生物;血培养阳性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由于病程中曾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使培养结果不可靠。右心赘生物易致肺栓塞,表现为突发性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甚至肺坏死、空洞及血性积液。该患者表现有:(1)呼吸困难呈浅快型,无通气障碍:(2)血气分析示缺氧,无CO2潴留,呈气体弥散功能障碍;(3)2次抽出少量血性胸腔积液,结合有心脏病灶,提示肺栓塞诊断基本成立。治疗方面应继续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面罩吸氧,提高氧浓度在40%左右,加强支持治疗适当输注白蛋白或成分输血,肝素抗凝对于纠正DIC,减轻多脏器损伤避免肺栓塞加重是必要的,注意监测DIC相关检查避免肝素过量而诱发出血加重。

    主任医师(心脏外科):同意上述分析:心脏黏液瘤多见于左心,占75%,右心占25%,而右房则更少见。该患者右房内占位病灶体积较大且有细蒂,应以黏液瘤可能性大,尚不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所形成的巨大赘生物,需待术后病理区别。目前患者瘤灶较大,又有肺栓塞形成,手术摘除病灶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患者一直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全身出血倾向重,多次血常规呈类白血病反应,血红蛋白、血小板数计低,以及尿液、阴道分泌物中检出霉菌,提示机体状况极差,手术危险性极大,已失去良好手术时机。由此应吸取的教训是:(1)对于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如胸片、心脏彩超及结缔组织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检验。心脏彩超为心脏黏液瘤及心脏瓣膜病提供重要依据,使临床上很多心脏疾病得以早诊断、早治疗。(2)基层医院的医生遇复杂病例应及时介绍转上级医院诊治,并负责提供在当地所进行的检查结果及治疗措施作为参考,这是应尽的责任。该患者转本院时未提供外院的资料,而患者及家属又叙述不清,影响尽早正确处理及诊断。(3)尽量不用多科疾病解释复杂的征象,患者病程中曾因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而未进一步检查,之后又怀疑“急性白血病”而贻误良好的治疗时机。现在可积极准备手术,但危险性极大,从目前状况分析,保守治疗疗效差,预后不良。

    后记:在讨论后12h,患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尸检心脏肿物病理:心脏黏液性瘤。

    (编辑 云兆)

    作者单位: 256600 山东滨州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百拇医药(于文征 陈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