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5年第6期
编号:10708637
性窒息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5年第6期
1发病机制,2性窒息患者的个人特点,3性窒息死亡案件现场特点及尸检所见,4性窒息的方式和死亡机制,5法医学鉴定要点[16,18],【参考文献】
     性窒息(sexual asphyxia),国外也称自淫性窒息(autoerot-ic asphyxia)或自淫性死亡(autoerotic death) [1] ,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变态者,独自一人在偏僻隐蔽的地方,采用缢、勒颈项等奇特方式,造成一定的缺氧状态,刺激增强其性欲,由于实施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导致的窒息性死亡。

    在国外,Hiyschfelt1948年最早对性窒息进行了描述,国外相关的报道也较多。在国内,法医学家李德祥1980年首次对性窒息死亡进行了报告,近年来时有此类案例的报道。由于性窒息患者常奇装打扮,现场较为特别,易被误认为是他杀或自杀,同时还可能在保险和遗产继承等方面引起法律纠纷。因此,正确认识、科学鉴定性窒息显得很有必要。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性窒息死亡的文献资料和报道,就性窒息的发生机制、性窒息患者的个人特点、案情现场特点、性窒息死者的死亡原因及法医学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1 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 [2] ,性窒息是一种变态的性行为,可能与某种性格特征突出或某种人格障碍有关。性变态是心理上的一种严重缺陷,关于性变态的起因和生理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有国外学者认为,性变态是介于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边缘状态;有的则认为是一种轻型的精神病,或是一种尚未充分发展的早期精神病;有的提出性变态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后天的不良影响而促成的 [3,4] 。由于这种患者行为的隐蔽性较强,患者本人又不愿意就医,很难发现存活的性窒息者。因此,对其发生机制和行为人的心理难以做出客观的评价,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与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有必然联系。

    1.1 生物学因素 早期性变态病因学研究认为,性窒息与遗传有关,遗传物质存在于大脑神经系统。后期研究认为与性激素水平有关,但这两种观点至今证据不足,都不能在多数病例中加以证实 [4] 。

    1.2 心理、社会因素性 心理发展受到挫折或歪曲,是导致性变态的又一重要因素。发生性变态的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正常的异性恋遭受到挫折;儿童早期受到家庭环境中性的影响;淫秽、色情物品的影响;早期即有的特殊性嗜好、性偏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