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0708348
补脾泻胃针刺法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11期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调脂治疗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在临床中导用补脾泻胃针刺法治疗高脂血症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脂血症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35~70岁;单纯高脂血症23例,合并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13例。治疗前1个月停用一切对血脂有影响的药物。

    1.2 治疗方法 取穴:双侧阴陵泉、三阴交、太白、上巨虚、丰隆、内庭。手法:选用2~3寸毫针,直刺上述穴位,得气后施以捻转提插补泻手法,其中阴陵泉、三阴交、太白用补法,上巨虚、丰隆、内庭用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0天,于针刺前及疗程结束时测定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

     2 结果

    针刺治疗前患者血脂偏高,尤其是甘油三酯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正常或偏低,针刺治疗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略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针刺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略)

    3 讨论

    高脂血症患者多体态偏胖,伴头晕、头沉、胸腔痞闷、口粘多痰,舌苔厚腻,脉沉滑,属中医的“痰湿证”,是由于脾胃不和,运化失职,水湿不化,蕴为痰湿所致。笔者选用脾经的太白、三阴交、阴陵泉,施以补法;其中太白为脾经原穴,为脾经原气之所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三穴相配,能补益脾气,通调肝肾,助脾运化水湿。胃以降为顺,通过泻胃气使胃气得降,才能有利于膀胱气化和大肠传导,祛痰利湿以泻法,其中内庭为荥穴,偏于泻;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丰隆为经穴,通于脾,三穴合用,能化痰利湿。随着痰湿渐去,患者头晕、头沉、胸闷等症减轻,舌苔脉象渐好转,血脂明显下降。可见补脾泻胃针刺法是调脂治疗的一个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在防治心脑血管病症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154500黑龙江省勃利县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于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