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教材第七版 >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编号:10710366
第五节 痫病
http://www.100md.com 《中医内科教材第七版》
定义,释义,癫痫”,“羊痫风,巅疾,“癫痫”。,分类,根据发病时的叫声,根据发病原因,根据脏腑辨证,流行,历史沿革,《内经》,临床表现,《诸病源候论·痫候,宋金元,《丹溪心法·痫》:,.明代,《古今医鉴·五
     定义

    痫病是种反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释义

    “痫”字为“间”字简体。从“病”从“间”,间者,即指其病发作有时,间隔发作。

    本病亦称“癫痫”,俗称“羊痫风”。《内经》称“胎病”,属“巅疾”范畴;《千金要方》称为癫痫”。

    分类

    根据发病时的叫声——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五痫)

    根据发病原因——风痫、惊痫、食痫、痰痫 (〈源候〉)

    根据脏腑辨证——心痫、肝痫、肺痫、肾痫、肠痫

    流行

    我国患病率为3-6‰,且80%在18岁以前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约1.15:1~1.7:1。70%左右为强直—阵挛型。按我国12亿人口计算,全国共有600万癫痫患者。

    历史沿革

    《内经》初步记载了本病的临床表现,且正确地认识到本病与先天因素有关。〈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2.《诸病源候论·痫候》:“其发病状,或口眼相引而目睛上摇,或手足掣纵,或背强直,或颈项反折。”

    3.宋金元时代,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阐述较深刻。张子和认为,本病常由肝经热盛引起。朱丹溪强调痰迷孔窍引发本病。如《丹溪心法·痫》:“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

    4.明代医家对癫、狂、痫作了明确的划分。王肯堂:“究其独言癫者,祖素问也;言癫痫、言癫狂者,祖灵枢也。要之癫狂痫,大相径庭非名殊而实一之谓也。”“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瘛纵抽掣,目上视,或口眼歪斜,或口作六畜之声。”

    5.《古今医鉴·五痫》:“发则猝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溺,脊背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倾乃苏。”

    6.对于治疗,虞抟指出:“痫病主乎痰,因火动之所作也。治法,痫宜乎吐。”对于实证,他选录了龙脑安神丸、二白丸、朱砂滚痰涎丸、碧霞丹、控涎丹、牛黄泻心汤、牛黄清心丸。

    《临证指南医案·癫病》按语(龚商年):“痫之实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7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