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6342
“效益迷失”是转化瓶颈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9.01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轨道的重要课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的一句名言被广泛引用——“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但没有学会怎样把科技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据报道,2004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晒?0%以上的转化率。每年国家花大价钱动员大批科研人员艰苦攻关得到的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大多躺在抽屉里睡大觉,而无数企业则因技术贫血而在低水平生产和价格战的困境中苦苦挣扎。“双低”现象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

    资金问题一直被视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自身造血已成为企业资本积累的良性模式,具有效益潜力的科技成果,其市场价值不言而喻。问题的关键在于效益实现的风险性。国内研发市场普遍存在的技术成熟度低、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等,是成果转化成功率不高的直接原因。实验室环境产生的成果,缺乏可靠性和实用性,在生产线上常常遇到工艺问题难以批量生产。事实上,不只是技术层面,效益风险几乎贯穿成果形成的全过程。政策面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契约、公约等市场规则表现形式还不健全,市场运行过程的各个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机统一的体系,导致市场的无序化。市场面上,技术市场中涉及成果转化的工作尚未完全步入法制化轨道;科技中介机构撮合能力差;技术贸易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风险投资介入尚处于起步阶段。终端面上,企业缺乏对技术成果的吸纳能力,转化的空间不够,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急功近利现象严重;不能正确对待科技成果的价值,难以实现等价交换;不按市场规则行动,存在违权违规现象等。
, http://www.100md.com
    具体到医疗领域,问题更加复杂。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时的效益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被转化的成果转化后要能够让患者和医生接受,即有好的疗效,有社会效益;二是对可产生效益的成果能转化为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医院方面在对医学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时,一且醋寄懿б娴囊窖Э蒲谐晒欢且∽寄懿?br>生效益的转化方式。但对于“医院效益”的界定充满矛盾。作为商业性的成果转化,当然必须讲求个经济效益。而对于医学科研来说,却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医学科学是造福人类的事业,医学科研也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医学工作的社会福利性,就决定了医学科研的社会效益性。不断有舆论指出,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卫生领域,并不是将医院完全推向市场化。“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仍然是医院的建院宗旨。体制上要求医院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社会效益作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但市场化生存既成事实,医院经营不得不把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

    即便是单纯利润目的下的医疗成果转化,同样困难重重。医院方面受事业单位的视角、管理体系所限,许多问题无法解决。中介机构是医疗成果产业化不可或缺的角色,评估和风险分担是成果与效益之间的良性润滑剂,但在缺乏足够的政策界定的情况下,这种润滑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也令人怀疑。与民间中介机构相比,通过政府职能强化的方式清除产学研流通障碍的模式更为安全有效。政府亟待建立覆盖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政策支持系统和服务系统,创建人才、资金、信息、市场开拓的综合资讯平台。近年来,上海市通过强化政府对成果转化全过程服务,令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提升到70%,这种探索的方向令人期待。

    文/秦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