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解表剂 > 辛温解表 > 桂枝汤
编号:10712985
试论桂枝汤与建中汤的“中和”之义——兼解“阳明者,胃中寒”之证治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试 论 桂 枝 汤 与 建 中 汤 的“中和”之 义

    ——兼解“阳明者,胃中寒”之证治

    春夏秋冬四时理论体系,是对天地阴阳出入的状态模拟,主要用于探讨病理机制,春阴虚、夏阳盛,秋阴盛、冬阳虚,已如前述,不复赘(参见论坛“理论争鸣”专题讨论部分的《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一文)。下面专门讨论一下“阳明者,胃中寒是也”(见宋本、唐本《伤寒论》及《太平圣惠方》卷八残文)的机理及其证治。

    阳明病机应于秋。

    秋:大暑之后,阳杀阴藏,秋冬阳气入射量逐渐减少,气温亦逐渐下降。秋时气温既高,出散必多,气温渐降者,责于阴出之太过,所谓“阴盛”(冬时气温更降者,责于阳入之不及,所谓“阳虚”)。其实,秋冬之渐虚,无不责于阴之胜阳,而其机制实为入不敷出。《调经论》断曰“阴盛则内寒”,张仲景则说“阳明者,胃中寒是也”!“病”皆责于阴出之太过,而“机”并同于秋时之变异。“盛则泻之”,今为阴盛则泻其阴,治宜攻其里,承气汤为之主。
, 百拇医药
    阳在外,而阴在内。在外者,主卫外而为固;在内者,主起亟以外出。阴不平则阳不能强秘,故知“阴平”乃能“阳秘”,而“阳强”亦必“不能密”(老子曰:“黄金满室,莫之能守”,昔大得者,今必大失,所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今盛阴终于破阳以出,阳不能守,则阳明病“外证”表现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了(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外证”,而非本质,所谓“表面现象”)。攻其里而承其过于阴出之气,则阴平而阳得密,而“胃中寒”的病因也就被去除。秋冬皆为阴胜于阳,而出多于入:不过,不同于冬机之责于阳虚不能守,秋机责乎阴盛之过出。

    其“中”气过盛,故“恶热”,治宜损其在“中”的阴,方用承气汤,君以苦寒的大黄,中气得泻则“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得除,而“阳明之为病,胃中寒是也”者得治。阴过于外出,而阳不能尽使环入者(阴胜于阳、入不敷出),则“外”虽见热而其“中”必渐寒;承其气而使阴不过于外出,则中寒的结果就不至于出现。可见,“外热”的下面就寓藏着“中寒”。
, 百拇医药
    原来,四时经义,冬夏内外一致,而春秋表里并不一致。春则内热,所谓内在本质,外仍见寒,所谓表面现象;同理,秋机虽外见“身热汗自出”,而其“胃中”以寒,又怎可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经曰“厥阴阳明不从标本从乎中也”,则知厥阴反从少阳、阳明反从太阴之义。经论“标本”之义大矣,“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经所论“标本”之义大矣,春秋之或内热或中寒的“内在”本质,常可被其或厥逆、或恶热的“表面”现象所掩盖,所谓“同气异形”;而终至于厥阴病之“热亦深”者不敢用白虎汤、阳明病之“胃中寒”者反说成“胃家实”,所谓“迷诊乱经”。可知“内热”不如“外热”易辨,而“内寒”尤不若“外寒”直观。至于医圣之以承气汤之苦寒,反治阴太盛所致“胃中寒”之理,则更是匪夷所思,难怪乎经文误传而歧义杂出也!(或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者,不知春秋“玄”机,而徒迷于表面文理,又如何竟成为中医脏象学说的基础性理论依据?朱丹溪之罪亦大矣,独不能传《孟子》真义——“有诸内必形诸外”一句本为告子言论,殊为无理,孟子辩之甚明,而后人竟反以为正理!)
, 百拇医药
    今宋本《伤寒论》原文虽作“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而宋臣注文则明明提示“实一作寒”者,足可见宋臣校注体例之善;《千金翼方》卷九、卷十载录的所谓“唐本伤寒论”,就竟作“阳明者,胃中寒是也”,可见唐初孙真人所见传本之善;《太平圣惠方》卷八所录《伤寒论》条文,虽非全璧,然正好保留了这所谓的“提纲”:“阳明者,胃中寒是也”,与唐本《伤寒论》一致,亦足可见此传本的价值。

    阳明与太阴皆为秋机。太阴病、阳明病皆以阴之太过(阴盛)为言,而阳明病时气尚实、太阴病时气已虚,《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谓“阳道实、阴道虚”。阳明“不从标本从乎中也”,则知阳明从太阴行道。阳明汗自出、恶热,太阴则只是“手足自温”而已,虚实之机已见。其治无大异,目的不出于使阴胜于阳的状态恢复到阴平阳秘之常。阳明病宜损其阴而无使过出;太阴病宜和其阴阳而无使流失: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大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 http://www.100md.com
    芍药、大黄味皆苦,唯前者性平,后者性寒,皆主“血闭/血痹”,能“破坚积”而损阴气,故桂枝汤用芍药可以止“自汗出”,大柴胡汤用芍药以助柴胡,达到“和解”的效果,而必可使阴气得顺而汗不破出(“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与大黄、芍药之功效极近)。此可见符合秋机的太阴,与阳明同用芍药、大黄之义,更可见柴胡汤“和解”虽有生姜、甘草、大枣而不汗出(不泻)之妙,更可以见桂枝汤虽君桂枝,而必用芍药乃能“和之”,而建中汤必倍芍药方能“建中”之义,必阳秘乃能阴不失故尔。

    结语:

    桂枝汤是群方之冠,为众法之祖,阴平乃能阳秘之义寓焉,故其大法曰“和”,故必取桂枝之汗出散风之用,而仍重芍药的承中气温胃中之大义,故方后服法中反复叮嘱,不可以令汗大出,否则中风则是去了,而中寒也就来了,“言热未已,寒病复始”!

    (小)建中汤是桂枝汤基础之上的再加方,倍芍药,更加甘草与胶饴,则不复以桂枝为君,而尤重芍药之宜。(在太阴脉脉口)“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正责于阴之过于外出!故芍药之味苦平者,适所以平此阴而中和之,阴得平则阳能密,阳生阴长,虚劳可愈,是为“建中”之义。甘草为“国老”,胶饴为之侣,亦所以成其建中之功者,而足以与太阴病中的“桂枝加芍药汤”乃至“桂枝加大黄汤”相别异,理甚显明,不赘。

    “大建中汤”大同。小异者无论,可互参矣;即名以求实,亦不远也。

    管窥之见,未知是否合理,故拿出来供大家讨论。希望踊跃参加,多提建议,错谬之处,则予纠正。讨论唯以明经方大义为是,以成全张仲景“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之夙愿,庶可免于“多闻博识”之次者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