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050
整体观念特色论之反思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现将一篇旧作贴于此栏,供没有读过拙作的同道参考。

    附一:“整体观念”特色论之反思

    近半个世纪以来,凡入过中医之门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第一特色是“整体观念”。

    笔者以为,“整体观念”特色论涉及重大哲学和科学方法问题。有必要对这一流行很久的观念进行反思。

    一、中医特色说的演变

    特色或特点是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的发现。中医特色必然是相对于西医而言。

    十九世纪末,学者对中西医的评价是:“中医失于虚,西医泥于实”,中医长于内科,西医长于外科。(1)

    到二十世纪初,这种评价升华为:西医长于形迹,中医长于气化。
, http://www.100md.com
    最先提出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是早期汇通医家唐容川。

    他说:“问曰:神农尝药,以天地五运六气配人身五藏六府,审别性味,以治百病,可谓精且详矣。乃近出西洋医法全凭割视,谓中国古人未见藏府,托空配药不足为凭,然欤否欤?答曰:不然。西人初创医法,故必剖割方知藏府。中国古圣定出五藏六府……而实有其物,非亲见藏府者不能。安得谓古之圣人未曾亲见藏府耶!《灵枢经》云:五藏六府可剖而视之。据此经文,则知古圣已剖视过也。且西洋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与中国近医互有优劣,若与古圣《内经》、《本经》较之,远不及矣。”(2)

    唐氏不认为古代中医没有解剖学。反之,他认为,中医早已超越解剖阶段,进入气化阶段,远胜于只知道形迹的西医。实际上,是对西医的大体解剖,持批判或排斥态度。

    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湖南中医吴汉仙,又批评细胞病理学。
, http://www.100md.com
    他说:“细胞之学,创自德医,气化之学,始于灵素。……凡人体中一发一爪,非有局部独立机能,必神经与器质互相联络,而始能为人体一小部分机能。然不顾局部病之出于全体的关系,则本末不明。局部治疗之弊,尚可言乎!……可知气化其本也,细胞其末也。拘执局部之病形,不顾全身之病变,其结果必至杀人不止。”(3)

    这段话尖锐地批判了局部治疗,比较明确地指出整体治疗的重要性。但其总用意是批判或排斥细胞病理学。

    大体与吴氏同时,近代中医界最杰出的理论家杨则民,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中医对辩证法的运用以及整体的重要性。

    他说:“中西医之不同,不在生理解剖,药理实验,而在整个之思想系统上矣。盖中医诊病为综合的统一观察,故重证候(全身),而轻言病所(亦称病灶),即言之亦疏涸而不详;外医为分析的、局部的观察,故重病所(局部)而轻言证候,即言之,亦仅为诊断疾病之用。中医为生物学的方法,视身体为整个的而不容分割,故局部病亦视为全身病之局部透现;外医为理化学的方法,故虽全身病亦欲求其单一之病源与病灶。……中医之思想方法,为《内经》之辩证法,而外医则为近世之机械论方法。二者决不相同也。”(4)
, http://www.100md.com
    指出中医重“整体”,重“辩证法”;西医重“局部”,重“机械论方法”,是站到哲学和科学方法高度看中西医异同。

    但是,杨氏的观点并未得到近代中医界的普遍承认。

    建国之初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居于显位的中医理论家们,在解放前都已是名中医。那时他们没有公开附和杨氏的见解。建国之初,也没有明确提出“整体观念”是中医特色。

    1957年,一位中医名家在论述“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规律的同时,批评有人否定五行学说。他指出:“中医的最高理论,应该属于‘阴阳’、‘五行’和‘营卫气血’等等,它经过长时期的指导临床实践,充分表达了中医的‘整体观点’”。(5)最先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特点的,倒是西学中学者。1960年,“整体观念”作为中医特色写进教科书。(6)

    这两大特色,特别是“整体观念”在建国后取得共识,有当时特定的思想背景。
, http://www.100md.com
    背景之一是,苏联推崇的巴甫络夫神经论学说的“整体观念”倾向。

    巴氏学说,在1900年左右曾领导着世界生理学界。到1940年左右,其说与内分泌理论合流,成为神经—内分泌—体液学说。巴氏的贡献是很大的,但苏联人过分强调神经论。

    背景之二是“整体观念”与“辩证法”有某些相通之处。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即矛盾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无“整体观念”这个术语。中医的“整体观念”特色论,还是无形中受到保护。“整体观念”也尽量向辩证唯物论靠近。于是导致有关学术界的虚假的满足感。数十年中,几乎无人对此种特色论提出异议。

    以上是近代以来中医特色论演变的大体过程。
, 百拇医药
    浅见以为,最后定型的特色论笼统地肯定“整体观念”,却暗含着对“局部观念”以及有关哲学和科学方法的否定。引起许多误导。

    二、整体观念特色论暗含的误导

    误导之一是,过分强调整体而忽略局部。

    受到保护的“整体观念”,暗含着对“局部观念”的否定。似乎“局部观念”肯定都是错误的。有了“整体观念”,就不必考虑局部问题。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否定局部也就否定了整体。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有从整体到局部,更有从局部到整体。如果说,认识局部是为了认识整体,更进而言之,没有对局部的详细了解,就不可能真正认识整体,倒应该说,详细地认识局部有时更重要。

    我们不必过多地讨论哲学概念。即以中西医治疗学而论,中医的局部治疗方法也很多。许多疾病至今仍然主要靠局部治疗来解决。比如老年性白内障,未来也许有可能通过全身调整治好。但是局部手术方法至少已使用了近二千年。准此,凡是局部病变为主的问题,在理论上就以局部解决为好。还有不少疾病,起因可能是全身紊乱,但不久病变集中在局部,这时明确病位,重点解决,就是理所当然。至于自局部开始的疾病,控制在局部解决,更是理想的办法。按照辩证法原理,解决问题要找主要矛盾,认识和解决主要矛盾也不是只有“整体观念”就万事大吉。可惜,受“整体观念”保护的中医,有了排斥局部分析的免疫力。
, http://www.100md.com
    误导之二是,辨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唯物论与机械唯物论水火不相容。

    辨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唯物论与机械唯物论也应该是对立统一的。辩证逻辑不能否定形式逻辑,辨证唯物论也不能否定机械唯物论。它们各有适用范围。如果说,辩证法包括了形而上学,辩证唯物论包括了机械唯物论,那更不是前者对后者的全盘否定。

    中医外感理论,是运用辩证法最成功之处。人体受寒却常见发热,假如没有阴阳转化观念,就没有寒热转化观念。那样,寒因只能出现寒证,热因只能出现热证,就不会形成中医外感理论体系。中医在外感病临床疗效方面,能在近二千年中领先于西医,就是得益于阴阳辩证法。但是,中医外感病因学说,毕竟很不全面。六淫学说,掩盖了微生物致病因素。没有对大量的微生物的详细认识,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更不能发明今西医才有的众多预防手段。

    中医理论是否也需要形而上学呢?我看对内藏器官功能的限定,就不能模棱两可,非此即彼的观念是保证概念准确所必须的。治则的针对性,也要先有形而上的规定,而后才能变化之妙,存乎一心。中医的某些概念倒是过于绝对,如心藏绝对不能受邪便是。
, http://www.100md.com
    生命现象,固然不全同于非生命的物理、化学现象。但是理化原理——包括机械原理,显然包括在生命现象之中。不承认机械唯物论的适用范围,就无法解释当代那么多人造器官的有效性。以最最常见的眼镜为例,确非理想的视力矫正手段,但至今世界上还是有亿万人离不开这一机械唯物论的产物。

    误导之三是还原论与黑箱论、分析研究与综合观察不相容。以下就此专门讨论。

    三、整体观念和科学方法

    笔者以为,中医的“整体观念”远远不足以抵消它对还原论方法运用的不足。因而与其说“整体观念”特色是中医之长,不如同时说它正是中医有许多短处的原因。换言之,在西医对自身过分依重还原论方法、分析研究太多,因而反省其方法论不足的时候,中医不应该为笼统的“整体观念”特色而满足。

    中医的“整体观念”,并非是对局部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之后,才确立的。说这种观念是朴素的,就是说它还是粗疏的、不成熟的。它是受历史条件限制,不得已的。
, 百拇医药
    还原论方法就是“白箱方法”。其出发点有二。一是要想认识整体功能,必须对认识对象各层次的构造有详细了解。二是对整体现象和过程的解释要找到系统的因果关系。在构造上,认识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都是越细致越好。在解释现象和过程方面,找出的因果关系越准确越好。也就是说,它想把认识对象完全变成“白箱”。中医欠缺的恰恰是还原论方法运用不足。还原论及其必用的分析研究是任何学科都不能超然视之的。

    当代科学,认识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有的对象,目前还无法变成“白箱”。在巨系统中,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因而产生了当代整体观念。控制论、系统论以及信息论方法,就是为当代整体观念服务的。

    近二十多年来,中医理论家也热衷于通过三论阐发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拙见以为,单单从方法论角度证明五行、藏府、经脉学说的科学性,不应该是中医引进三论的主要目的。在当代科学方法论的启发下,给传统的“整体观念”输入更多的信息,改造为当代“整体观念”而且还能保持特色,将更有意义。
, 百拇医药
    为此,必然涉及人体与自然的关系。中医“整体观念”,在这方面尤有误导。

    四、人与自然——天人关系

    中医“整体观念”还包括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学者须知,这种“整体观念”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的表述是“天人相应”或“人副天数”。“五藏六府”和“十二经脉”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所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不但粗疏,还导致许多谬误。满足这种观念,阻碍了当代中医认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归根到底,人当然是来自自然,人类生存也绝对依赖自然,而且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律性与四时、昼夜变化保持着某种程度的一致。但是,天地和人体之间毕竟有很大距离。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就是为填充从天地到人这一大空白发展起来的。没有这些知识,无法说明人体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含义。所以,中医应该抛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引进当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并结合当代医学。
, 百拇医药
    总之,笼统的“整体观念”特色说,暗含着对认识局部、对还原论方法、对机械唯物论的否定,也阻碍了当代中医引进当代科学并与西医相结合。鉴于此种特色论,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后果,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提法。

    参 考 文 献:

    (1)郑观应。盛世危言。卷十四,医道。

    (2)唐容川.本草问答

    (3)王慎轩.中医新论汇编,第一册,7—8页。

    (4)汪浩权.中国医药论文选,1949;

    (5)秦伯未.中医“辨证论治”概说.江苏中医,1957;(1):2—6.

    (6)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内经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