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161
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转帖]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

    科学新闻 作者:孙关龙

    近、现代自然科学首先是在西方产生的。然而,西方近、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作者认为,东方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中将在观念上、理论上、方法上、史料上、技术基因上、灵感上等方面发挥重大的启迪或实用功能,东方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亦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学者H.阿尔文曾经说过的: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近、现代自然科学确实首先是在西方产生的。然而,西方近、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指出:“中国思想,其对欧洲贡献之大,实远逾吾人所知。在通盘检讨之后,恐怕欧洲从中国得到的助益,可以与西方人士传入中国的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科技相媲美”引自《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译本》,第3册第236页。而东方传统文化在当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则更为重大。因为,当代科学已从近代的小科学发展为大科学,从近代的分析性科学转化为综合性科学,从近代的简单性科学进化为复杂性科学,从近代的线性科学转入为非线性科学,东方传统文化在本质上又是综合性、复杂性、非线性的,故而如鱼得水,东方传统文化必将是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诚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Ⅰ.普利高津所言:“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的思想对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引自《从混沌到有序中译本》,1989。
, 百拇医药
    笔者认为,东方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中将在观念上、理论上、方法上、史料上、技术基因上、灵感上等方面发挥重大的启迪或实用功能。

    (一)在观念上。东方传统文化的整体观、综合观、有机观、和谐观、天人合一观等方面将在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中产生重大作用。协同学的创始人H.哈肯指出:“协同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在整体性观念上有很深的联系”,他创立的理论是受“西方的分析式思维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比如说中医”的影响引自陈云寿:“协同学与中医学”,载《千古之谜——经络物理研究》,1988。美国科技史家N.席文在1974年说:东方传统思想“距离目前系统理论的观点,似乎比欧洲思想中任何主调更为接近”引自“今后怎样研究中国经验中的科学”,载《科学史译丛》1980年第1期。李约瑟认为:“有机主义哲学并不是欧洲思想的产物”,它“起源于上古和中古的中国”,“是与希腊的重商主义及其所产生的原子论“同是自然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成分”引自《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第366页,1990。
, 百拇医药
    (二)在理论上。东方传统文化的阴阳学说、太极模型、中庸学说、相生相克说,象数论、元气学说、天地人“三才”说、经络学说、道法自然说、厚德载物学说、有机建筑论、因地制宜说、因时制宜说、因人制宜说等,至今都有其科学价值。现代生态学研究表明,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相生相克说要比著名的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说科学,亦更符合实际:①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说只强调竞争,东方传统文化的相生相克说不但强调竞争即相克,又同时强调了协同生存即相生;②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说中看不到协同生存与生存竞争之间的辩证关系,东方传统文化的相生相克说,则清楚地表明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生物之间既有协同生存又有生存竞争,相生中有相克,相克中有相生。国际建筑界重要流派有机建筑学派承继东方文化的有机建筑论,该派代表人物、美国学者F.L.怀特于1906、1918年分别访问日本、中国,说“西方应向东方学很多东西”,“自我第一次看到日本的浮士绘,第一次读到老子的文章,我就一直梦想着东方”,“不得不承认,我只是后来者,几千年前就有人作出了这一预言”。该派理论核心是老子的“道法自然”。怀特1936年在美国匹兹堡市郊设计的“流水别墅”,内外交融,山水相通,被誉为建筑界的“经典”、“20世纪的艺术杰作”转引赵中枢:“古代传统文化与当代有机建筑论”,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1999。
, 百拇医药
    (三)在方法上。东方传统文化的取象比类法、运数比类法、效仿自然法、尚象制器法、彰往察来法、程序性算法、有机农法等今天依然有价值。中国科学院吴文俊院士运用东方传统的程序性算法研究当代数学的前沿领域——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创立了国际上公认的“吴文俊消元法”(简称吴方法),成为当今国际数学机械化研究的一大突破。德国农学家J,von李比希在19世纪中叶指出:东方的农业“保持了土地的永久肥力,创造了产量不断提高”的“无与伦比的农法”。美国农学家F.H.金于1911年评价:东方的农业是“永久的农业即今天说的持续发展的农业”转引董恺忱“从世界看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载《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大学在日本东京开学,中国地理学家钟功甫教授应邀讲授有机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桑基鱼塘,并先后应邀在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传授技术。

    (四)在史料上。东方传统文化包含有大量的类型多样、连续性强,而且系列化好、历时久长、覆盖地域宽广的自然史料,成为世界上独有的自然史信息宝库。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院士根据史料于1972年发表了“中国五千年气候史研究”,是中外科学界第一篇运用中国5000年史料写成的气候史论文,从而开创了历史气候学的研究。1976年英国权威的《自然》杂志赞扬全文“是特别有说服力的”转引“竺可桢生平与贡献”,载《竺可帧论文集》,1979。中国科学院席泽宗院士1952~1955年应苏联无线电天文学家N.C.什克洛夫斯基要求,整理出《古新星新表》,后又整理出《增订古新星新表》和“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论文。席氏在古代天文记录中找到“超新星遗迹”,为超新星恒星演化晚期星体剧烈爆炸的现象研究打开了新局面,引起了天文学界的轰动。什氏当时惊呼“最新科学——无线电天文学的成就,和伟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记录联系起来了”;早在公元前一千年中国人已“是第一流的观测者”,“经过几千年后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贪婪地吸取中国史书里一行行的每一个字”引自《无线电天文学中译本》,第168、170页,1958。1953年中国科学院整理出两大册《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在此基础上绘制的《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分图》,数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基本建设工程、抗震防震等的基本依据。
, 百拇医药
    (五)在技术基因上。东方传统文化中以虫治虫、以鸭治虫的方法,现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生物治虫方法;东方传统文化中铸造方面的失蜡法又称熔模法技术,可用于制作形状复杂、精度高且难的金属铸件,在现代铸造业中已发展为精密铸造产业。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人痘接种术,自1688年传入俄国以后,陆续再传土耳其、欧洲、美洲等地。1796年英国种人痘的医师E.琴纳在实践中发明了牛痘术。于是,全世界在1979年10月消灭天花,这是人类根除的第一种烈性传染病。

    (六)在灵感上。东方传统文化富有哲理,能启迪人们进行科技创造,这在现代科技史上已屡有事例。例如,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受中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谚语的启示,创立食物链学说;受“一山不能存二虎”谚语的启迪,创立金字塔营养结构学说,从而建立现代生态理论体系。美国科学史家G.萨顿指出:“我完全相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为什么不会再次发生﹖”引自《科学的生命中译本》,第140页,1987。
, 百拇医药
    以上事实和还有无数实例证明,东方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亦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源泉。也就是说,在西方诞生的并首先发展起来的近、现代科学技术不是只有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一个源泉,还有东方传统文化这个源泉。无数实例证明,东方传统文化是21世纪和新的千年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李约瑟1975年慎重地指出:“现在该是我做总结的时候了。我曾极力主张的是,今天保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人的人事事务,在许多方面将在日后指引人类世界,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现在是基督教徒认识到他们的某些最高的价值观,可能要从远在基督教世界以外的文化和人民那里传回来的时候了”引自《李约瑟文集中译本》,第341页,1986年。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学者H.阿尔文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P.Marnhan,Nobek Winners Say Tao Wisdom of Confucius,The Canberra TimesJan.24.1988。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