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 > 更多2
编号:10713211
对高血压的重新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对高血压的重新思考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开始服用某种或几种降压药时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可是时间一长,即使不间断服药血压仍然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甚至逐渐上升。这个时侯医生一般会建议使用降压作用更强的药物并配合一些软化血管的药,也往往开始时有效,时间一长又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一情况应该深思。

    我想应该从血压形成与调节的机理上来加以说明。

    我们知道,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由于心脏节律性地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不断地在心脏和血管中单向循环流动,通过毛细血管壁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全身的组织细胞,并把组织中细胞间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废物)吸收到血液中,然后分别送到肺和肾脏中通过呼吸和泌尿排出体外,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清洁,保证机体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 百拇医药
    在血管中向前流动着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临床上用把手臂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时测出的血压来表示动脉血压。

    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动脉壁的弹性。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都会影响血压的稳定。

    心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从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液量。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的摩擦力叫做外周阻力。血液粘稠度越大、血管内径越小,外周阻力越大。

    动脉壁富有弹性,对形成动脉血压是不可少的,其作用是使心室收缩射血时血管膨大以容纳更多的血液,缓解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而在心室舒张、主动脉瓣关闭时靠着膨大了的动脉的回缩使血管内仍有一定的压力,使血液持续向前流动。

    心输出量与血压正相关,每分钟心输出量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每搏输出量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与心肌收缩力。
, 百拇医药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限度内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愈大,心肌收缩前被拉得愈长收缩力愈大,因而每搏输出量愈多,此时的动脉血压愈高,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再增大,心室收缩力反而会减小(心衰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或激素肾上腺素皆可作用于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多。

    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每分钟心输出量,但是如果心率过快(例如超过160次/分),可致心室舒张期过短而充盈不足,每搏输出量就要显著减少以致每分钟心输出量也减少;反之,心率过慢(例如低于40次/分)也可使每分钟输出量减少。

    由于循环血量是比较恒定的,在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分钟输出量是比较稳定的,因而其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动脉壁的弹性和外周阻力。

    动脉壁的弹性愈大,收缩压愈低。外周阻力越大,收缩压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壁的弹力纤维愈来愈少,胶原纤维愈来愈多,以致动脉壁的弹性愈来愈小。因而收缩压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同样,阻力性血管的弹性也愈来愈小,其被动性扩张也减弱,以致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逐渐上升。
, http://www.100md.com
    以上因素是影响血压变化的物质基础。

    人体具有高度精密的自身调节机制。无论处于任何内外环境机体必然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需要为目标,来调节其生理状态。人体最基本的生命需求就是摄取氧和各种营养物质供组织细胞利用,并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在此过程中血液循环系统担负着交换和运输的重要作用。

    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组织、器官经历了发生、生长和老化的过程。当细胞、组织、器官老化时,新陈代谢机能必然会减弱,各种代谢中间产物增多而在血液和组织中潴留(即为毒素),物质交换功能减弱二氧化碳等代谢终产物也不能及时顺利排出体外,造成内环境恶化。

    在内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机体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命状态必然会降低非重要器官的生理机能,减少对氧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以保证最重要的生命器官----心和脑的血液供应,维持心和脑最基本的功能活动。

, http://www.100md.com     机体的这种调节机制已经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当生理机能减弱时新陈代谢能力也减慢,组织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发生障碍,脑组织中二氧化碳增多,可直接引起脑血管舒张,同时兴奋缩血管中枢,使除脑、心以外其他器官的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目地是增加脑血流量,以供应神经元对氧的高需求,并带走过多的二氧化碳。当脑组织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一定的平衡,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正常时,二氧化碳对脑血管和缩血管中枢的刺激因素消除,周围血管就会舒张,血压自然会下降。

    所以说血压升高是机体生理机能衰退、新陈代谢减慢造成的内环境恶化的结果。

    基于以上原理,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单纯地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的方法是不足取的,由于全身的循环血量是基本恒定的,大脑供血量也要求充足并且稳定,外周血管扩张后更多血液必然流入了身体其他部位,大脑供血自然会减少,结果是血压降下来了,大脑供血更加不足了。长期大脑供血不足会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而出现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生理机能衰退的表现。

    大脑适应了相当长期的低供血状态后,由于生理机能持续减弱,新陈代谢更加缓慢,内环境进一步恶化,机体会以更加强烈的调节力度促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时降压药失去效力的情况就发生了。

    有没有既能降低血压又不减少大脑供血的方法呢?我认为,通过增强生理机能、加快新陈代谢,保证氧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及时运走并排出体外,以保持内环境的清洁稳定,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机体自身调节机制在血压升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血压自然会下降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秦越人重代排版,一字未改。),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