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013
“生命科学”初探之三:《内经》以脑髓为脏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生命科学”初探之三

    《内经》以脑髓为脏

    脑科学是认识生命的基础,不取得脑科学的实质突破,生命科学之谜也就无法解开。所以,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脑科学的研究,把它列为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点中的重点,从临床来说,不加强脑科学的基础研究,要解开脑病和某些慢性病的复杂难题,也是困难的。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思想指导下,认识到五脏也是一个整体,是人体赖以生命运动的基础。同时也认识到脏腑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各个脏腑各自担负着一定的任务,那么脑在生命运动中负担什么任务,起的作用是什么呢?

    所以,我们研究脑科学,首先要确定脑髓在生命运动中的地位,也就是脑是属脏,还是属腑,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自《内经》之后,历代医家皆以《内经》不以脑髓为脏,而以之为“奇垣之府”。近代有医家认为,“脑是脏还是腑”,《内经》时代就有过争鸣。正因为有争鸣才确立了脑为奇垣之府。并认为《内经》“把脑定为奇垣之腑在当时就是一种偏见。”今之《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脑”列入“奇垣之腑”进行论述,也是不以脑髓为脏。
, 百拇医药
    我们的研究认为,《内经》是以脑髓为脏,理由如下:

    一、脑,本作“匘”。匘,《说文》:“头髓也。”段注:“头髓者,头骨中脂也。……头髓在囟中。”囟,《说文》:“头会匘盖也。”段注:“囟,其字象小儿脑不合也。”说明“脑”在《说文》中有二义:一、骨中脂,即“脑髓”之义;二、囟,指脑不合之脑,即“颅腔”之义。而《内经》中之“脑”字,亦有此二义。如《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论》:“诸髓者,皆属于脑。”此中“脑”字,皆“颅腔”之义也。如《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素问·解精微论》:“脑者阴也。……故脑渗为涕。”此中“脑”字,皆“脑髓”之义也。

    由于颅腔中空,具有腑的特点;而其内藏脑髓,脑髓为“真气之所聚”,故其藏而不泻,有似脏的一面。说明颅腔既不同于腑,又有别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正与“奇坦之府”的特点相同。由此得知,《内经》将“脑”归之于“奇垣之府”者,非脑髓,乃“颅腔”也。
, 百拇医药
    二、《内经》藏象理论不是五脏六腑,而是六脏六腑。《灵枢·经脉》中所论十二经脉,就是以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合,即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形成了人身六脏六腑一个完整的阴阳组合系统。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所论“十二官”,亦为六脏六腑,比五脏六腑多了“膻中”一脏。而《灵枢》所论六脏六腑,比五脏六腑多了“心包络”一脏。按理“膻中”与“心包络”应是同一个脏,只是说法不同而已。《灵枢·胀论》指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说明“膻中”是“心包络”的宫城。赵献可在《医贯》中说:“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说明心包络即是膻中。

    三、心包络虽是一个脏,却没有指明具体部位,《内经》虽没有明说,但在《灵枢·经脉》中可以找到线索。该论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一般将“出”字解释为“浅出”之义,如《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说:“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络。”这种解释真令人难以理解,究竟要“浅出”多少呢?其实,《教材》不懂训诂,只是望文生义而已。出,《说文》:“进也,象草木益兹上出达也。”说明“出”的本义为“进而上达”之义。《考工记》:“射琰出者也。”玉人注:“向上谓之出。”属,《说文》:“连也。”段注:“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是知“出属”为“向上联接”之义。“向上”的“上”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上”字“读若囟者也。”据此,则“上”字与“囟”通。《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血菀于上”时,亦认为“上”引申与“囟”通。血菀于上,即血郁于头部。故“出属心包络”者,谓从胸中向头部联接心包络也。说明心包络是脑髓的借用词,膻中也是指脑髓而言也。“同一事物用不同的名称”,此乃《内经》异常之论述手法,与一词多义不同。
, 百拇医药
    四、脑髓不但是脏,而且远比其他五脏更为重要。《素问·剌禁论》说:“剌中心,一日死;……剌中肝,五日死;………剌中肾,六日死;……剌中肺,三日死;……剌中脾,十日死。……剌头,中脑户,入脑立死。”中脑户之“脑,指颅腔言;入脑之“脑”,指“脑髓”而言也。

    由于“脑髓”远比其他五脏更重要,说明“脑髓”的地位在“心”之上,为六脏六腑之大主。故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显然,这个主是指“脑髓”而言也。

    《内经》既然以“脑髓”为脏,为何不明白书写而有所掩盖呢?这里确实有个秘密。关键在于《内经》所论之“心”与周时不同。

    因周时所论之“心”,以“心属土”。土者,五行之主也。说明“土”为万物之母。人体以“心”应之,王朝官职以君主喻之。故以“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春秋繁露》明确提出:“一国之君犹一体之心也。”把“心”提到了最尊贵的地位,象征着一国之君。谁要是否定了“心”的这种高贵地位,谁就是否定了一国之君。当时的“文字狱”很残酷,必会招来杀身之祸,“书毁人亡”。而《内经》所论之“心”,已不属“土”,而是属“火”,已不是“君主之官”,而是另有其主。很明显,必会引来杀身之祸。《内经》编撰者为了自保,为了书得以流传,便采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对策,因而出现了不少异常的论述方法,以躲避官府的检查,这足以说明《内经》之作决非出自官家之手,而是民间同门医家所作。所以,《内经》将“脑髓”隐藏,仍以周时之心以论《内经》中之“心”,即仍以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神明之府。即使“六脏六腑”一词,也从不一提,仍以“五脏六腑”为标签。这个秘密不能让外人知道。所以有“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之警语,“其”指同门弟子而言也。此《内经》之所以难读之所由来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