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593
本神通论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本神”虽首见于《灵枢•本神》之标题,但参考历代诸家之解,笔者臆度为“推求神之根本”,并主观地把“本神”当作中医神志学说的古典名词去理解。“本神”不仅奠定了中医神志学说的理论基础,而且使中医在精神性疾病的辩证论治方面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用药规律。研究、发展“本神”学说,不但是在精神性疾病发病日益增多的现代竞争社会的迫切需要,而且为中医辩证论治某些疑难杂病方面,添加了一道新方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跷径。

    “本神”最早由《灵枢•本神》提出研究课题,简明扼要地解释了精、神、魂、魄、意、志的含义,生成、运行,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初步认为精为人体存在的物质基础,神是人体生命与神志活动的外在表现。但关于本神之间,以及本神与其它有关方面的论述甚少。虽然如此,中医神志学说-本神学说,此时已是扬旗立杆,初具雏形了。其学说的产生可能受先秦诸子百家的影响,有明显的道家思想内容。尤其是关伊子伊喜所撰的《文始真经•四符篇》等。现代医学所谓的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如认知、感知、意识、思维、判断、记忆等,在中医本神学说里也可找到其相应的脏神表现。这比西医的神经系统学说早了几千年。
, 百拇医药
    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日华本草》、《本草纲目》等古典本草中,散见有关“本神”的论述,并明确“养精神”、“安魂魄”、“强意志”等为“本神”病的治法。虽没有固定的方剂,但药物的疗效已充分证实了当时医家对某些神志类疾病的治疗,已运用了“本神”辩证论治体系。

    《金匮要略》论述了“邪说”、“梦游”的发病机理。《千金方》、《外台秘要》、《诸病源侯论》等明代以前的有关医家,虽有论述,但少有新意。到明代张景岳《类经》中,集众家之长,参酌己见,条分缕析,“本神”之义,昭然可观,默而会之。但临床运用上,仍袭前人,并未创新,诚可遗憾!清代至民国,虽有名家如徐灵胎、陈士铎等病案的论述并临床运用,但理论上仅仅验证而已。惟王宏翰《医学原始•元神元质论》,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借鉴经验,丰富发展了完善了“本神”内涵。解放后,受破除迷信的影响,因“本神”与道家思想等有一些紧密联系,或视为禁区,或视为糟粕,无人提及。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学术思想活跃,医家才陆续问津,尤其是最近二三年,此类有关“本神”或中医神志学说方面的论述,日渐增多,诸如刘艳骄“脑与魂魄”(《中医文献杂志》1999.2),韦大文《情志病的中医疗法》,曲丽芳“中医神志学说在精神性疾病症状分析中的意义”(《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2.2),李滨“中医神志学说的文献研究”(《中医文献杂志》2001.4)。

    受当地名老中医的指点,笔者开始对“本神”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理解的同时,运用“本神”学说辩证论治某些疑难杂病,往往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感觉,觉得有必要探索其内涵,验证其规律。久而久之,对“本神”的理解更进一步,并萌发出发展、创新“本神”学说的念头。笔者首先在中风病尝试运用,临床验证较常规中医辩证论治更方便,更有效。整理经验,撰编成文,题为“魂魄论治中风病”(发表在《中国医药科技优秀论文荟萃》、《世界名医论坛杂志》中)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痴呆症方面,悉心体会,反复推敲,谨慎验证,又撰写了一篇“精神魂魄论治痴呆症”(发表在《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杂志上)。中医神志学说的发展、完善,个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的是众志成诚!,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