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025
“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胆气春升”之说,也当“清理”

    “胆气春升”之说,始见于李东垣《脾胃论》。李氏说:“‘……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很清楚,“胆气春升”是李氏用以说明胆气生发的作用,有如春天少阳生发之气,万物生长,是五脏六腑升降的根本,把胆的重要作用提到了五脏六腑之首。由于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此说一出,世多宗之,影响极大。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中医理论。

    我们认为,李氏为凑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首先就犯了以四时阴阳与十二经阴阳相混的错误。所谓“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此“少阳”无疑是指足少阳胆经,以十二经太少阴阳立论也。但此处之少阳与四时之气相配,可知此“少阳”非十二经阴阳之“少阳”,乃四时阴阳之“少阳”也。《汉书·律历志》说:“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肝主春,属东方,故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于脏为肝也。很明显,李氏之所谓“胆气春升”,实质是“肝气春升”。
, http://www.100md.com
    二、李氏立升阳各方,不是升胆之阳,而是重在升肝之阳。《脾胃论》中之所谓“升阳”,是升“少阳胆气”之阳。但要升阳,必须除湿,只有湿化,阳气才能不被郁阻而上升。李氏在除湿这个问题上,却非常注重风胜湿以治其标,健脾益气以治其本,其体现升阳益气的方剂,其中风药与益气药不可缺少。因风能胜湿,凡所用风药皆味辛,辛能散。经曰:肝欲散,以辛散之。“散”为肝性之所喜,能散肝郁使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木能疏土,以复脾胃之运化以除湿也。可见,李氏之所谓升阳,重在升肝之清阳也。李氏之所以重视益气,因人参、黄芪、炙甘草性甘温,不但为脾之所喜,亦肝之所喜。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缓”亦顺肝之性。人皆曰肝无补法,此非见道之言也。可知李氏用药并无半点提升胆阳之意,其谓“胆气春升”,实为“肝气春升”之代用词也。

    从以上两点可知李氏不惜以四时阴阳与十二经阴阳相混,其目的是为了偷换概念,从“肝气春升”暗渡到“胆气春升”。

    三、将胆置于五脏六腑之首,不符合《内经》旨意,根据《内经》脏象学说,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的,而六腑是属于管腔性器官,主要是“传化物”,对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而胆只不过是六腑之一,只配合肝脏谋虑主持决断而已。且其所贮藏之胆汁,需由肝脏分泌而来,其胆汁向小肠排泄,亦有赖于肝脏的疏泄作用。胆又何能凌驾于五脏六腑之首呢?
, 百拇医药
    四、胆以通降为顺。六腑是以通降为用的,如果胆汁上逆,除了胸胁胀满疼痛外,还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淤滞外溢于肌肤,则可出现黄疸。所以,对于胆气郁结,湿热内蕴一类疾患,临床上一般采用清、疏、通、降的法则进行治疗。

    李之所以有“胆气春升”之说,完全是没有弄懂“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真实含义,但是在经文面前,他又怕背“离经叛道”的罪名,所以,他只得牵强附会,偷换概念作解。“胆气春升”之说,虽凭他的名望树起来了,但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严重扰乱了中医理论。如《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胆气主升”列入了胆的“生理特性”:“胆为阳中之少阳,禀东方木德,属甲木,主少阳春升之气,故称胆气主升。”我们认为,凡是错了的东西,不管名声多大、地位多高,都必须清除。李氏“胆气春升”之说,不知贻误了多少人,也当“清理”了。凡是扰乱中医理论的,一定要清理门户,到此为止,再不能让其泛滥贻误后人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