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4071
中華醫學的根和源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醫學,發展到今天,真是歷盡滄桑,面目全非了。

    如果,認為自己仍是中華民族之“炎黃子孫”,當您深入地、全面地,本質地了解了中華醫學由產生,到發展和近百年來的衰退,以及近百年來在受到西醫學的衝擊,和“不屑子孫”的“閹割”和“纂改”,將神聖莊嚴的中華醫學,將五千多年來,無數中華醫家盡畢生的精力,總結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任意宰割,為迎合西方醫學觀和時髦的“科學觀”,立校辦學,將無數莘莘學子,引入“自我從屬”的新醫學等等這一近代歷史現狀。任何了解中華文化及了解中華醫學真諦的中華學人,您的內心都會感到非常的羞愧、氣憤、痛心而無奈。

    如果僅僅蜜戀於“現代中醫”以在中醫學中尋求“有效方葯”的實用手法,對於中華醫學的來龍去脈不深入、徹底地去探討其本質者,哪怕閣下身為:“中醫師”,或者被捧為或自許為“教授”“專家”什麼的,其實,也只不過是尋求心理相同羊群中之一隻“羊”仔罷了。

    這裡,在下為什麼要提出《中華醫學之根和源》這一問題來討論呢?其原因很簡單:只有“追本索源”,人們才能知道:真正的中華醫學是什麼的真諦。
, http://www.100md.com
    自有人類以來,人類的生存就是最根本的大事。上古世界之各民族,無一不是以“靠天吃飯”的農牧生產為主。而主宰農牧生產的最大因素,是《天》。因此,中華民族之古天文學、氣象學等的探討和研究,並且又是全人類最早之一,最健全,也最符合客觀世界的一門宇宙科學。

    荷蘭人Schlegol,在研究中華古天學的起源時,利用中國星象學家對宙宇天體中星球命名的意義來推測,得到的結論是:中國天文學之起源,遠在五、六千年之前。

    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利用東南西北為平面座標,中間立八尺之“天竿”,利用這立體的“3D座標”,用來觀察天體各星體的位置、運轉方向、以及對地球的關係。這種立體座,古人叫做“圭”。在古文獻記載中,五千多年前,“伏羲氏”就利用人們觀察所得之結果的產物,這就是有名的《河圖》,伏羲氏再根據《河圖》及其“數術”,制定出《先天八卦》之圖、象、數、義。用來描述天體的各星球位置,以及整個天之運作,存現在地球上的客觀效應,從而《揭示出宇宙間的普遍規律》。
, http://www.100md.com
    在殷周時期,人們再進一步地,運用天“圭”觀察,結合大地之特性,以大地對於天體的觀察,由其天地運化的結果,又產生了有名的《洛書》圖,經周文王演釋推證,則產生了中國《易學》的較完整版本:即《後天八卦》之圖、象、數、義。將先天八卦之義,應用在萬事萬物之中。故法國天文學家拉伯拉斯(Laplacc)也說:“在紀元前1100年之前,中國周公在洛陽所測日影,用以推算當時之黃(道)、赤(道)交角,與他自己應用天體力學精密公式所推算得,所差不過2弧度有餘”因此,拉伯拉斯對於中國天文學發達之早,而且正確,“深感驚震”。其實,通過圭卦的運算,所得之各天文數據,豈止黃赤交角(約二十三度半),在《內經》及其他古籍之中,中華民族也是最早計算出地球的迴歸年,是 365日二十五刻。中國古時計時,為一日百刻,故完符合今日之365.25日的精確結果。與此同時,據太陽與地球運行規律,制定人類最早的二十四節氣的氣象指標,為發展農業和研究病因病源與氣候變化的相對關係,建立了基本的“主氣”之氣化論等。

    到了春秋時期,孔子著周易《大傳》一書,詳細論述《易學》的精深要義,故此,將《易學》推高致人類“哲學”的高度。這就是全人類在世界觀及其思辨之方法論上,形成全人類的最早的《自然哲學》觀。與此基乎同時,在這一自然哲觀中所產生的《中華醫學》,人們則稱之為:《自然醫學體系》,故《內經》一書,就完全是以這一哲學理論來論述中華醫學的。其中,更沿用古哲學《易經》運用“取類比象”的思辨法則,來闡發與醫學有關之“天文、地理、及人事”的。故此,我們只知古人是應用“取類比象”來論述宇宙萬物之變化及其規律,這遠遠還不夠,我們必須學好應用《類比》這一方法,用在學習和研討古醫學中的內容屬性、辨証關係、及展轉歸等。故黃帝在訓示雷公之時就著重地指出:“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的重要性。
, http://www.100md.com
    經過上面之論述,人們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中華醫學的根,自然是源自於古老的“自然哲學”。由於中華文化的特殊性,故在表述的詞彙、演譯的手法,闡述之格式等等,都是中華文化所特有的屬性。關於這一點,在下在幾十年的觀察研習中,認為至今世界上,是沒有任何語言、文化可以取代的。更是不能取代的。

    然而,什麼又是中華自然哲學的語言和表達方示呢?中華自然哲觀又包含哪些主要內容呢?故這裡的話題就得隨之而轉了。

    在《易學》和古中醫書籍中,我們看到的是:陰陽五形、五運六氣、甲己化土、乙癸同源、子午相衝,以及九宮、八卦、五方、五位、主氣、客氣、加臨之氣、司天在泉之氣等等。既古老,又抽象。並且陰陽、干支、數變等無窮無盡。

    這些古老而玄妙的文字、卦象和數字,今人皆知之甚少,或僅只知其皮毛,其中究竟有多少意義呢?

    自清末新文化運動以,在全盤革新的西化之中而被清除;在中國“文革”之中,更被當成封建玄學、形而上學等舊文化殘餘被批判。故在今日的國辦的“中醫大學” 中,僅點綴式的介紹一下了事。為什麼?因為不認識和不了解。即認識不到《氣運學說》是中華醫學的靈魂,不了解中醫《氣運學說》之根,是沿於中華古自然哲學。
, http://www.100md.com
    對於自然哲學的《易經》、對於由此而產生在中華醫學的《氣運學說》,由五千年前始,直到清朝,歷代各十醫家都非常重,如楊上善、王冰、張隱菴、陳修圓等大醫家,都是以深研這一學說之重要的學術理論為榮。故歷代各大醫家都一致認,《易經》以及《氣運學說》,是中醫學的靈魂,離開了這一學術宗旨,就不能是中醫。故孫思遜總結道:“不明易經,不可以為大醫”。而在《內經》中也多處指出,“不明天文、地理和人事”,是不可以傳授中醫學的。

    言歸正傳吧。

    中華古代自然哲學,因建立在古天文學的基礎上。故用來觀察和計算天體與大地關係的主要工具“日圭”。其中竿為“天干”,地上之影,則稱為“地支”。由於先賢觀測計算到天天地的陰陽運變之數據規律,故得出《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的總體術數。故在《內經》中,一再提到:要“法於陰陽,合於術數”網領。故天干是“以天應地”,以五為制,故隨其陰陽之雙性,立甲乙兩丁.....十干為數;又以“地支法天”,故立子丑卬.....十二支為數,分其陰陽,則符以六為節。並由此起,具有記載說,應用干支的六十個組合來紀述年、月、日、時,最早是由夏以前始。中華民族不以“數序”紀年,而用六十花甲紀年,其中包含著中華古天學“觀察到太陽、月亮、地球以及宇宙各星球總的運動變化規律”是以六十年為一週期的”如今年則為“壬午”年,即歲運為“木”,而“木氣則為全年之大運,而年支在午,這同時又標示今年司天在泉及四間氣之客氣加臨等等。故在諸氣的交錯參合之中,尋求出不同年運及不同段的不同氣候變化、不同疾病流行泛濫等 (現今之人類人為的對於大自然破壞因素,如今所謂之溫室效應等並未在其中)交變規律。
, 百拇医药
    故此在中醫學中,納甲法、干支法等術語,配合陰陽五形、五運六氣等廣泛地用來指導和闡述醫學上:臟象法天,陰陽應象等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各病因、病源、病機、病機轉歸、以及人體本身之生理生態關係和變化轉歸等等。

    故此,整個中華醫學,都是建立在以《易學》理論為中心的基礎之上。並且皆以“天之氣化運變”為主,構成並主宰著天地間萬物的運動的變。因而,易學及《氣運學說》則成為中華醫學理論的核心。故在中華醫學之中,“陰陽五形”和“五運六氣”學說,則成為了中華醫學的核心理論。其中,在天地《五運六氣》的運化及生化規律中,中華醫學和易經一樣,認為:天之六氣,地之五運,其天地之氣運交變,是一切運化的根本。故《內經》中,一再強調:六經是由六氣運化所衍生之三陰三陽,故經言:以氣為本,以陰陽為標。並在標本二氣之間,有從本;有從標從本,又有不從標本而從“中見之氣”等論。故在中醫學中,皆以“人之六氣,皆以氣化為本”的定論。比如在《內經‧六微旨大論》中云:“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故在每一氣中,則有本氣、中氣和標氣三足相連而立。而六氣之中見之氣,即是與本經氣互為表裡的經氣等等。這些理論,致今在臨床上,對於病位、病因、病機變化,以及如何建立相對應的治療方案,都仍然是有著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對於一論述,在下日後將會在《氣運學說在臨床醫學中有應用》中,以臨床實際辨証為例證,來闡述和論證)。
, http://www.100md.com
    一九七七年春,在阜陽縣雙古堆發掘出西漢“汝陰侯”墓,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面《太乙九宮占盤》,具《文物》雜介紹:“太乙九宮占盤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屬性 (金、木、水、火、土)排列的。九宮的各名稱和各宮節氣的日數,與《靈樞經‧九宮八風篇》篇首圖完全一致。小圓盤的刻劃則與《河圖》、《洛書》完全符合”。

    既然中華自然哲學觀和中華醫學觀都一致以五運六氣運化之《氣運學說》為根本,故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離開了中華醫學的陰陽五形和五運六氣之《氣運學說》這一最根本之靈魂,就再也不是中華醫學,如南懷瑾指出的那樣,就是“中醫學中的左道”。

    拭觀今日的各大“新中醫學者”的著作中,根本看不到關於《氣運學說》這一學說的影子,能見到的則是經過閹割或纂改過的,以盡量“符合現代醫學觀點”、而是完全脫離中華醫學的《氣運學說》的新中醫學說。如:“在論述中醫學關於人體的“整體觀”時,只以十二經及其臟腑等來代替中醫學對於人體的“整體觀”,不將人體最重要的“腦”、女子的胞宮等奇恒六腑包含在內,且輕意地斬掉”的“新中醫學”理論。這不但與事實和理論不符和不健全,連文章的主題與所論之內容都不能自相呼應。
, http://www.100md.com
    從中華醫學由最古老的醫籍《內經》開始,直到“新文化運動”以前任何醫書、醫案或者醫按等論述中,其理論核心,表述方法等盡皆如是。五千多年來,不論醫學上的任何進展和創新,其文化理論及其表述形式或方法,都是以中華醫學在人類醫學中,所獨有的文化屬性,以及表述形式來闡述的。

    故不論在人類科學的多元性;人類文化的各地區的特殊性、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階段性”等等各方面的科學觀的進程中,以自然哲學觀及其中華醫學的根本理論和法則,其所表現出來之科學性,理論、實踐性、其客觀存在的時空性等,都是不可抹殺或取代的。事實總是事實,歷史就是歷史,這就是叫做“客觀存在”的科學屬性。

    對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無數先賢用畢生心血,共同建立起來的神聖莊嚴的《中華醫學》瑰寶。對於在學術觀點中之不侔者,你可以保留和闡述其自己的觀點,讓人們在實踐中驗証。但是,作為黃炎子孫,我們是決不允許這一般不學無術者,任意斬割、閹割和纂改這神聖莊嚴的中華民族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

    敬請各位同仁指正是幸!,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