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00397
酵米面“杀”人 又一个值得警醒的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2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9.12
     酵米面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农村流传甚广的一种经发酵制作的地方风味食品。吃酵米面已成为这些地方的民间传统习俗之一。特别是每逢中秋、端午等节日,制作、食用酵米面成为他们过节的一种方式。然而,这种好吃的食品,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中秋节又要到了,我们实在担心这种传统的延续。

    ——编者

    ■酵米面酿成人间惨剧

    今年5月1日,广西河池市环江县川山镇圩何顿村妇女吴某,将自家制作好约两个星期的糯玉米浆做成玉米粑给母亲张某及两个儿子食用。

    当天下午3时许,小儿子开始出现头晕、头痛、呕吐。下午5时许,大儿子发生类似症状。晚12时许,母亲张某开始感觉头晕、恶心,吴某也出现同样症状,同时两个儿子症状加重,相继出现剧烈头痛、腹痛、呕吐等症状。2日凌晨3时许,吴某、两个儿子相继死亡,凌晨5时,母亲张某也中毒死亡。
, 百拇医药
    事隔半月,广西百色市隆林县猪场乡羊街村陶某一家也因食用酵米面,遭遇灭顶之灾。

    5月16日,陶某将自制的传统小吃“吊粑”加热后招待亲戚罗某,两个家庭共有5人同时食用。就在食用“吊粑”三个多小时后,陶某的妻子黄某开始出现腹痛、恶心、意识模糊等症状。随后,陶某等4人相继出现相同症状。5月17日上午6时,黄某死亡。5月18日上午8时,三名中毒较重的病人被送到村诊所就诊。5月19日上午8时,陶某的大儿子死亡。5月19日晚12时,妻子黄某死亡。陶某及其小儿子经医院及时抢救,脱离了危险。

    笔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处了解到,发生在广西的这两起事件中共有9人中毒,7人死亡。

    ■酵米面中毒事件屡有发生

    今年7月5日,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板贵乡新其村村民刘某携其两个年幼子女到朋友左某家串门。为了表示盛情,左家拿出了半个月前制作的“吊浆粑”招待客人。刘某三岁的女儿食用后,出现了呕吐现象。次日6时许,刘某的女儿再次出现较严重的呕吐现象。同时左某与其儿子也出现相同症状。随即急送至村卫生院进行救治。9时许,三人均出现四肢无力、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症状,病情十分危险。
, http://www.100md.com
    在盛情款待刘某母女时,左家也有四人都吃过“吊浆粑”。没过多久,四人相继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至7月7日,左某和其子以及刘某的女儿因病情严重先后死亡。刘某刚满周岁的儿子在食用其母乳后也中毒死亡,此次事件共造成8人中毒,4人死亡。

    2001年,国家卫生部收到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就有酵米面中毒事件发生的报告。2001年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酵米面中含有此细菌)造成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占全年总中毒起数的26.48%,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3.70%,其中75%发生在家庭。

    有关专家指出,细菌性食物中毒是迄今我国病死率最高的一种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也是农村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禁止百姓食用酵米面很难

    既然酵米面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且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为何酵米面还依然得到农村群众的喜爱?为何中毒事件没有引起农村群众的足够重视?
, http://www.100md.com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的一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一位与会者针对部分省市农村发生的酵米面中毒事件,提出了“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禁止百姓食用酵米面”的建议。

    “禁止食用酵米面无疑是防止中毒事件再发生的一个方法。但在农村却很难行得通。”广西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一位干部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如是说。

    这位干部解释道,一是酵米面作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食品,已经被人们所接受。要改变其传统饮食习惯是很困难的。二是在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制作、食用酵米面风味食品已经成为一些农村的风俗习惯,一家人往往以烹煮食用酵米面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这一延续久远的民俗很难改变。三是由于酵米面中毒有其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人们容易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并不是吃了酵米面就都会中毒。甚至有人把酵米面中毒事件归咎于运气不佳,忽视了酵米面的危险性。四是目前农村有的家庭生活贫困,舍不得把已经变质的酵米面倒掉,尽管知道吃变质的酵米面可能会中毒,也心存侥幸,不顾后果地食用。
, http://www.100md.com
    这位干部介绍说,自己的老家就在广西河池农村,他家也常做酵米面。因为母亲手巧,做出来的酵米面味道还不错,但他们家食用的酵米面都是现做现吃,所以没出什么事。而他家周围很多村民喜欢把酵米面挂在墙上晾晒,存放较长时间之后才食用。而且他们认为,酵米面的酸臭味道“很香”,酸臭味已成为他们的饮食偏好。有很多人甚至认为,酵米面一定要放到有酸臭味才喜欢吃,没有酸臭味儿的酵米面不合他们的口味。

    这位干部说:“尽管有关部门也意识到,百姓使用酵米面有不安全隐患,但要改变这种状况却很难。”

    今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局在自治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近期我区连续发生酵米面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通报》后,曾积极组织和协调卫生、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农村,一是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要求大家讲究卫生,尽量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严禁食用发霉食品。二是教育群众移风易俗,改变陈旧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但工作人员发现,要做通部分中老年人的思想工作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要其改变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还有难度。
, http://www.100md.com
    文/许恒

    ■编后

    因为吃了自制的传统食品酵米面,竟然会命丧黄泉。面对一幕幕人间惨剧,我们在痛心和悲哀之余,不能不对那些还在食用酵米面的众多农村的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全感到担忧。

    9月7日,因食用了个体商贩自制的毛鸡蛋,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发生了一起32人中毒并有1名儿童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毛鸡蛋事故。

    这一起起食物中毒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的。食品安全“问责制”难道在传统自制食品上就束手无策?对传统自制食品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对仍在保持陈旧饮食习惯且时时可能危及健康甚至生命的百姓,难道我们就无能为力?除了酵米面,其他传统自制食品比如酱腌菜、腊肉、熏肠、自制药酒等是否也存在不安全因素?传统自制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还有多少不为人知?

    当我们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商场或超市时,在我们严格控制食品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时,是否能给予传统自制食品更多的关注。我们期待这一天。
, http://www.100md.com
    ■相关链接

    病情严重的酵米面中毒

    酵米面又称“臭米面”,是我国南方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的一种传统自制食物。即在夏秋季节将玉米、高梁米、小米、糯米等浸泡发酵后,水洗、磨浆、过滤、晾晒成粉,然后做成汤圆、糍粑等地方食品。

    我国的广西、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区的部分农村群众有吃酵米面的习惯。酵米面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居多。酵米面之所以发生食物中毒,是由于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细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这种细菌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变质的酵米面中的主要毒素,人食用了变质的酵米面后,就会引发食物中毒。米酵菌酸的耐热性极强,经高温高压也不易被破坏,所以不论制作成何种食物,也不论采用何种烹调方式都不能破坏其毒性。引起食物中毒的酵米面多是存放时间超过七天,且肉眼可见有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斑点,有明显的霉味和陈腐味的变质食物。
, 百拇医药
    酵米面中毒发病急,多在进食后1~24小时内发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

    酵米面中毒后,人会有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少数病人发病后数小时会伴有中度发热。酵米面中毒会损害脑、心、肝、肾等器官。病情重的病人还可出现皮肤变黄、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症状。有的病人甚至在发病数日后病情突然加重而死亡,死亡率高达40~90%。

    多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对酵米面食物中毒的病因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包括病原菌的鉴定及检测,米酵菌酸毒素的鉴定、检测及中毒诊断、污染监测及预防控制对策等。科研人员根据研究结果,还提出了预防控制酵米面中毒的措施。卫生部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批准并颁布了三项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该类食物中毒的正确诊断及预防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虽然有关方面加强了对致病毒素的污染监测和中毒控制的技术指导,酵米面食物中毒在我国已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酵米面这种传统风味食品仍然在南方农村广泛食用,隐患仍然存在,不容我们有任何疏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