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5809
脑胶质瘤治疗——手术仍居中心地位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3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9.13
     脑胶质瘤作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治疗难题。目前,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包括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和新近发展起来的免疫、基因等疗法。这些方法对脑胶质瘤均有一定疗效,但又存在各种不足。究竟哪种方法是脑胶质瘤的主流治疗方法呢?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北京微创神经外科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神经肿瘤会议”上,中华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研组主任周良辅教授认为,传统的手术治疗仍居脑胶质瘤治疗的中心地位,手术结合放疗、化疗是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其它方法可取代它。

    脑胶质瘤的界线肉眼难分辨清

    国际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脑胶质瘤的发病率居各种肿瘤的第9位;死亡率居第2位。在我国,尚无全国的相关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据周良辅教授介绍,从1970年到2000年,上海非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而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却在上升。如在上海华山医院的患者中,脑胶质瘤的发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去年更是达到700多例。在全部脑肿瘤中,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位居首位。
, http://www.100md.com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解剖定位、功能定位、神经导航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脑胶质瘤研究也取得很大成绩,但并没有突破性进展。脑胶质瘤患者大多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其原因与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周良辅教授说,肉眼所看到的脑胶质瘤边线并不是其真实的界线,其界线可能在肉眼所见肿瘤之外的4~5厘米,甚至一侧的脑胶质瘤可长入对侧脑半球。这就使得对脑胶质瘤的全切除非常困难。

    可喜的是,不久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主任赵世光教授,在其领衔完成的科研课题“荧光引导鼠脑胶质瘤切除的实验研究”中,采用荧光手术系统,在荧光激发下使实验鼠脑胶质瘤呈现出特定颜色,从而显示出肿瘤的形态及边界。这对临床施行脑胶质瘤全切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手术为主 综合治疗

    近几年来,免疫治疗、抗血管形成及基因治疗等新的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已逐渐从实验研究向临床应用过渡。由于脑胶质瘤具有浸润生长特性,所以任何单一的治疗手段都难以将其真正治愈。因此,要提高脑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就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疗,而这种综合治疗的核心是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周良辅教授说,临床实践证明,肿瘤切除的彻底与否与患者预后好坏直接相关。在保护重要神经功能的前提下,积极、彻底地切除肿瘤,对恶性程度较低的脑胶质瘤患者来说,被治愈是完全有可能的。即使是部分切除脑胶质瘤,也可起到降低患者颅内压的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通过手术减少肿瘤细胞,可为患者接受其它辅助治疗创造条件。手术还可为患者的其它治疗提供途径(如局部化疗药物、内放射物或基因治疗物质,均可经手术放入肿瘤床)。目前的影像学诊断还不能十分精确地对脑胶质瘤作出病理分级,而精确的组织学诊断对指导脑胶质瘤治疗十分重要。所以,即使在手术切除困难的部位,也应尽可能地进行脑胶质瘤部分切除(活检),如采用立体定向肿瘤活检。

    2001年,国外的一项研究分析了400多例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资料,结果发现,肿瘤切除大于98%时,其疗效有显著意义的提高,而肿瘤切除小于94%的疗效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却可以缓解患者的颅内高压等症状。研究人员由此提出:根治性肿瘤切除可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非根治性切除(切除范围小于94%)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并缓解占位和高颅压症状,能提高术后患者放疗的可耐受性,可提供全面的分子诊断学依据。
, 百拇医药
    ■新疗法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和医学生物工程技术飞速发展而兴起的免疫治疗、抗血管形成及基因治疗等新的疗ǎ忠阎鸾コ晌淌质酢⒎?br>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然而,这些新疗法还处于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目前还不能作为脑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手段。周良辅教授以基因治疗为例指出,基因治疗在十几年前就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但现在却进入研究的低潮。其实,如果冷静思考一下,就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肿瘤细胞突变数以万计,单纯针对一个基因的治疗,反而会增加其耐药性。

    周良辅教授说,脑胶质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因素、多环节,因此不能寄希望于一种疗法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目前,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基本手段,而免疫、基因治疗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并不会取代传统治疗手段。

    本报记者 朱国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