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国医学 > 美中医学 > 200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0718946
湿疹皮炎的中医药基础实验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18kb)。

    湿疹皮炎的中医药基础实验研究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科 潘祥龙*

    湿疹皮炎是一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有湿疹、遗传性过敏性皮炎(AD)和接触性皮炎等。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肿胀、水疱丘疹、糜烂渗出,或红斑鳞屑、粗糙增厚和苔藓化。其主要病理变化分为两期,急性期为表皮真皮细胞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多细胞炎症浸润;慢性期为表皮增厚,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以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发病机理主要是多因素引起变态反应而致皮肤组织炎症表现。中医对此类疾病很早就有论述,如将湿疹、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称之为"湿疮"、"浸淫疮"、"旋耳疮"、"四湾风"等;将接触性皮炎称之为"漆疮"、"膏药风"、"马桶癣"等。中医主要辨证分为风热、湿热、血虚等型。

    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皮炎有着较为肯定的疗效,但在中医湿疹皮炎辨证分型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尚处于滞后的状态。由于此类疾病的中医病因复杂和临床分型多,至今还没有研制出依据中医传统病因而建立的"纯"中医病证的湿疹皮炎动物模型。目前湿疹皮炎的中医药基础实验研究主要采用依据西医病因病理(如化学、生物、机械和物理等致病因素作用)而复制出西医或中医病名的动物模型,用于中药或中医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和相关实验指标的监测。因此建立一个符合中医病证和西医致病原理相结合的造模方式,在湿疹皮炎的实验研究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目前该领域内所采用的不同造模方法以及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能有助于湿疹皮炎中医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一.现代医学研究常用的湿疹皮炎动物模型

    1.1 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模型

    1.1.1 原理:采用刺激性物质对受试动物产生非免疫性的皮肤炎症性反应。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动物皮肤接触供试品后所产生的刺激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1.1.2 方法:杨锡平[1]采用生漆外涂造模,取日本大耳白兔背部两侧对称区进行脱毛,24小时或用棉签沾取少许生漆在脱毛区中心涂1×1cm2薄层,5min后用汽油棉签洗去生漆。发现造模后动物出现不安、乱抓现象,局部起初表现为散在小红点,随后融合成片状红斑,并高出周围正常皮肤。谷梅等采用巴豆外涂[2]小鼠皮肤也能制作出类似的皮肤刺激性皮炎模型。夏汝山采用饱和硫化钠[3]对雄性新西兰白兔背部脱毛和涂药,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及糜烂等反应。用于刺激性皮炎的造模试剂一般不会产生变态反应。一般以引起皮肤刺激性反应的物质作为筛选的对象。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有巴豆油和硫化钠等。

    1.2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1.2.1 原理:主要为Ⅳ型变态反应。采用一些容易引起变态反应的化学物质对敏感性个体致敏,再经激发后引起局部皮肤炎症反应。

    1.2.2 方法:宋智琦[4]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造模,用丙酮、橄榄油(4:1)为溶剂,稀释至0.5%和0.2%溶液。小鼠腹部脱毛,在1×1cm2范围内均匀涂布0.5%DNFB,以单独涂布丙酮、橄榄油(4:1)溶剂作为对照,每天一次,连续2天,第6天进行激发,在鼠左耳背面涂抹0.2%DNFB。除了观察耳厚度等常规外,还进行真皮肥大细胞计数,表皮朗格汉氏细胞计数,以及观察各种药物通过减少真皮肥大细胞和表皮朗格汉氏细胞以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林熙然等[5]利用DNFB造模观察到Ⅳ型变态反应模型中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呈现降低的情况。林志彬[6]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的造模,取小鼠颈部硫化钡脱毛后,皮肤上滴50%DNCB丙酮溶液致敏。12日后在致敏小鼠的腹部皮肤上涂2.5%DNCB丙酮溶液进行攻击,制作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模型。造模24小时后,鼠尾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10ml/kg。30分钟后处死小鼠,取下腹部蓝染皮肤剪碎,1:1丙酮生理盐水溶液4ml浸泡24小时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光密度观察。张汝芝等[7]参照Boyera等[8]的报道,选用低浓度DNCB造模小剂量反复刺激诱发慢性接触性湿疹,观察模型的病理表现。实验发现麻醉药物普鲁卡因可以抑制表皮朗格汉斯细胞,从而抑制湿疹。此后还发现氢化可的松也可以抑制该模型的建立。因而证实了小剂量的DNCB反复刺激也可以建立慢性湿疹模型。杨耀芳等[9]利用4-氨基吡啶诱发小鼠舔体反应;组胺致家兔皮肤血管通透性增高;二甲苯及蛋清分别制成小鼠耳片肿胀和足趾肿胀模型。周莹[10]用TNCB(2,4,6-三硝基氯苯)造模。总之,DNFB和DNCB等制作出Ⅳ型变态反应模型都是利用较高浓度的试剂对动物致敏,然后利用较小剂量的试剂诱发。

    1.3 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PACD)

    1.3.1 原理:利用敏感个体接触或由全身吸收某种化合物后,再经日光或人工光源照射引起经免疫机制的皮肤反应。

    1.3.2 方法:王晓彦等[11] 建立的模型是采用小鼠或豚鼠6甲基香豆素(6-MC)PACD诱导及激发的方法,对动物的颈部用石蜡、松香(1:1)脱毛。首先于脱毛区注射FCA0.1ml诱导,用UVA14J/cm2,UVB140mJ/cm2照光,隔日重复一次,重复5次后第14天进行激发,在豚鼠背脱毛区,分别涂10%6-MC、1%6-MC溶媒,左侧区照光,右侧区避光,在UVA28J/cm2,UVB60mJ/cm2照光24、48、72、96小时后观察皮肤反应。目前光敏性皮炎的造模方法还不多,中医药的研究也不多。

    1.4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1.4.1 原理:主要为Ⅰ型变态反应。由IgE介导的速发型接触性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为变应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引起靶器官产生急性病理炎症反应。

    1.4.2 方法:用致敏动物含反应素抗体的血清注射到同种或密切相关的异种正常动物皮内,24~72小时后静脉注射抗原,使其局部释放血管活性介质。随着机体内抗原抗体反应,血管活性介质的释放,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因待测物质与染料(通常是伊文思蓝)混合,局部反应可通过皮肤斑点证实。谭毓治[12]利用5%蛋清生理盐水溶液0.5ml肌注大鼠后腿,同时腹腔注射百日咳疫苗2×1010/只,12~14天采血,分离血清。稀释后以不同浓度注射于分组大鼠皮下各点。每天一次,连续三天,末次给药后1h,进行抗原攻击,尾静脉注入5%蛋清。吴氏[13] 的PCA实验证明天花粉致敏大鼠后产生抗天花粉特异性IgE抗体。胡学军[14]利用该原理造模后发现大鼠血清总IgE含量无明显升高。此类模型适用于检测致敏动物血清中的IgE类抗体的滴度和鉴定免疫球蛋白类别。

    1.5 遗传性过敏性皮炎(AD)

    AD动物模型一般多采用正常动物反复致敏,它与AD疾病的本质有区别。1997年日本松田等首次发现与人类AD十分相似的AD动物模型-NC/Nga鼠。医学界研究证实NC鼠在普通环境(Conv)饲养中可发生AD的损害;在特定无病原菌环境(SPF)中饲养则不发病,但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可诱发其发生持续而严重的AD损害,其皮损、病理、免疫学特征和人类AD相一致[15]。

    1.6 其他相关模型

    1.6.1 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 在动物背部脱毛,涂受试药物1h后,耳缘静脉注射5g/L伊文思蓝溶液1mg/k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1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