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 其它
编号:10723448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20日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外文别名]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cells.

    [外文缩写] LAK-C。

    [药理作用] 本品系采用白细胞介素2(IL-2)等细胞因子在体外刺激,活化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的具有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以IL-2诱生扩增的LAK细胞抗瘤活性最强,临床应有最广。LAK-C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有广泛杀伤用作用,不仅对NK敏感的靶细胞,而且对NK不敏感的靶细胞以及自身和同种异体肿瘤都有杀作用,但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即LA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是MHC非限制性、非特异性的。LAK-C不仅在体我对IL-2应答而被激活,转输入受者体内后也能对IL-2产生应答、增殖并定居在肿瘤细胞中,致肿瘤细胞消退。IL-2对LAK细胞的激活呈剂量依赖关系,IL-2的剂量以200~1000U/ml为最佳,目前常规应用1000U/ml。脾脏细胞、淋巴结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以诱导3~10日活性最佳。
, http://www.100md.com
    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有两种形式一者即LAK细胞与肿细胞相互接触,直接杀伤;二者LAK细胞分泌TNF、IFN而间接杀伤肿瘤细胞。LAK细胞表面有识别分子,以核在前、细胞器在后的方式游走,移向肿瘤细胞,与之结合。LAK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浆中的高尔基体微管和细腻包毒颗粒与靶细胞结合,释放细胞毒颗粒,在Ca2+激活下,细胞毒颗粒释入穿孔素等结合到细胞膜上使之溶解。

    [体内过程] LAK细胞注入人体后,在血中停留时间很短。注射后20分钟,LAK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数量仅占注射总量的5%~6%,主要聚集在肺、肝和插中,LAK细胞培养时间对其在体内分布略有影响。

    [临床应用] 主要与IL-2联合,治疗应答率为15%~45%。

    (1) 对肾母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头颈部鳞癌、及癌性胸腹水有较好疗效。

    (2) 对结直肠癌、卵巢癌、肺癌、乳腺癌和胃癌有效。
, http://www.100md.com
    (3) 对肝癌、白血病和食管癌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Ⅰ.自身LAK/IL-2疗法。

    先给患者输入rIL-2,3-5日后从患者外周血中抽取约109个白细胞(反复细胞分离),白细胞与IL-2一起培养,3~4日后LAK前体细胞(NK细胞)转化为LAK效应细胞(体外激活),再将LAK细胞与IL-2一起回输入患者外周血中。疗程中庆不继补充IL-2,以维持LAK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自体白细胞尚可由自体引流区淋巴结、自体胸腹水中分离获得。

    Ⅱ.同种LAK/IL-2疗法。

    抽取正常供血者静脉血,经抗凝处理后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人核细胞。以IL-2刺激,体外培养5日至2周凼疗前将不同供体的LAK细胞混合。此外,尚可由胎儿肝、脾及胸腺获取细胞,经IL-2激活,制备LAK细胞。
, http://www.100md.com
    LAK/IL-2疗法与MMC、CTX等化疗药均显著协同作用。

    静脉滴注:IL-2,每次2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d1-3;IL-2每次5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d4~12;LAK1~2x 1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d4~8.

    胸腹腔内注射:IL-2,50万国际单位+LAK,2x 109+生理盐水50ml,每周2次,3周为1周期。

    [不良反应]

    (1) 可出现发热、头晕、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及转氨酶升高。

    (2) 少数患者可出现少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血压下降、心慌、烦躁,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肤红斑,瘙痒。

    (4) 个别患者可发生急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全身性水肿和多器官功能失调,停用IL-2即可恢复。
, 百拇医药
    [注意事项]

    (1) 用药前1周内及用药后2周内不能使用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

    (2) LAK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依赖于外源性的IL-2的输入,其疗产与用量成正比。

    (3) 肿瘤患者,多数身体状况差,加上手术、放疗或化疗,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低一,难以自身制备足量的LAK细胞,故以采用同种异体LAK细胞为宣。

    (4) 有效的LAK/IL-2治疗可带来严重副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液体潴留,在治疗期间需要一段时间的支持治疗,给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以预防。

    [制剂规格] 注射剂:(1~2)x 109个LAK细胞。

    来源:[不详],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