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 2005年第7期
编号:10740403
颅骨血管瘤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7期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3岁。因患者外伤后来我院就诊被发现。查体:左额部稍隆起,触之无明确疼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头颅正侧位片,额骨(左侧)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缺损区,大小约2.0cm×2.5cm。边缘清晰,可有硬化,病灶内有自中央向周围放射的骨针,排列较规则,如车轮(图1、图2)。CT片示病灶密度不均匀,以等密度为主,膨胀性颅骨破坏区边缘锐利,外板大部缺失,内板变薄,内有高密度斑点(图3、图4)。手术与病理:在全麻下行颅骨肿瘤切除,术中见肿瘤有完整包膜,剥离摘除一暗红色肿物。病理报告为血管瘤(

    海绵状)。骨内血管瘤良性者分为海绵状和毛细血管瘤,前者由大的薄壁血管和血窦构成,后者由细小毛细血管构成。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于颅骨和脊椎,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其他扁骨及干骺端,颅骨及长骨血管瘤以手术为宜。

    图1、- 图4 略

    2 讨论

    颅骨血管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国内统计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4%,良性骨肿瘤的2.6%(颅骨血管瘤占全部血管瘤的10%),可发生于颅骨各部位,以额骨最多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居多,病变生长缓慢,症状轻,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表皮正常,无痛,少数可有疼痛。颅骨血管瘤多为海绵型,起于板障,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骨质缺损区,边界清晰,内外板膨胀变薄(外板明显)或缺失,见有数量不等的钙化样高密度斑片、斑点或骨针,后者多自病化中心向四周放射,外板缺失后,可形成向颅骨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切线位及CT横轴位显示:局部隆突,内有与颅骨垂直之骨针,亦呈放射状,增强扫描示:病灶内的低密度区和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并有粗大扭曲的颅内血管进入瘤区。MRI对X线平片或CT难以发现的较小血管瘤和难以鉴别的非典型血管瘤可做出诊断(T1W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

    作者单位: 250014 山东东阿,东阿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编辑:唐 城), http://www.100md.com(张子义 耿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