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 2003年第3期
编号:10741608
“双轨制”阻碍医保改革,医保配置可以市场化
http://www.100md.com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03年第3期
     “双轨制”成为深化医保改革的障碍 2001年1月上海市正式推出了经多方论证的《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而彻底打破了建国五十多年来个人就医的医药费用由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模式,福利就医从此成为了历史。三年来尽管本市已经在医保改革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和传统医疗体制的制约,使医保改革的《办法》仍然带有十分明显的制度“双轨制”痕迹,这些障碍的存在,将使本市医疗卫生事业对上海未来新一轮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 现行医保制度尚未摆脱政府统制的模式,市场化的程度较低 政府仍控制着对医疗资源的配置权,以计划的模式对国有市级医疗机构予以了高度的“关照”。三级医院人满为患,而一级医院防疫治病、向社区居民提供最基本医疗保障的作用,却无法真正发挥出来,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政府为“合理分配”医保资金而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又反映出政府相应的政策规章出台迟缓,政府对自身与社区医院的关系及其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能真正引导患者按科学合理的就诊程序获得最基本的诊疗服务。 对于其它资本兴办的各种医疗机构,带有严重的成份歧视 既便那些民营医院和股份制医院有多好的服务和专业特色,要想获得医保资源的公平配置,则必须放弃营利性的经营宗旨,这使得本市要建成“亚洲一流医疗卫生中心城市”的软环境变得并不宽松,也使得庞大的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在此望而却步。社会事业社会办,要办只能慈善性地办,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谁投资谁得益的基本原则。

    目前的医保制度缺陷是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医保资金交由政府统筹 而政府同样作为医保资金的缴纳人,又直接管理和运作着庞大的社会医保公共资金,这种行为在法理上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就很值得置疑。另外,自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实施的是福利医疗。当然要求医疗机构由政府来办,将医疗视作是政府提供的全民福利,因此,要求医疗机构一律非营利,那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从2001年1月本市开始了医保制度的改革起,就昭示着计划体制下的福利医疗的终结,本市医疗改革由此开始迈向了市场化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医疗机构的经济成份多样化,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体制要求,也符合本市“十五”计划的发展要求。各种成份的医疗机构凭技术、凭服务、凭特色,通过竞标形式获得医保资源,是在市场的作用下,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医疗机构又何必非得按计划时期以非营利的模式来兴办呢?若政府将公共医保资金配置给由自己指定的国有医疗机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