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0769783
与其指责 不如建设——由傅彪换肝所想到的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18期
     演员傅彪病逝的消息引来了网上关于傅彪是否是好人的争论,而负面的评价源于傅彪的两次换肝。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利用器官资源的伦理评判,而这种评判又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换肝的巨额负担,换一次肝就得三四十万元人民币。第二个层面是,也有相当多的人付得起换肝的费用,但在苦苦地等待合适的供肝,因为供肝和其他供体器官在我国都极其匮乏。以肝、肾移植为例,平均120名符合标准(有意愿、并有相对经济能力)的患者排队等待一个合格的供肝(不包括亲友捐献);肾移植更严重,受者排队等待一个合格肾脏的比率为210:1,有六成的患者在等待过程中因病情恶化不治身亡。第三个层面是傅彪的肝移植并不是最佳适应症,因为肝移植的主要受者多为中晚期肝硬化和早期肝癌患者,而傅彪是晚期肝癌患者,换了肝所起作用也有限,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

    对于第一个层面,指责不多,因为治病要有钱,没钱也无法看病。问题出在第二和第三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指傅彪在排队等待供体肝的过程中“夹塞”了。第三个层面是认为傅彪把紧缺资源浪费了,因为从换肝效果来看,或换句话说,从资源的优化配置来看,有许多需要供肝的人更有资格使用那两个供肝。
, http://www.100md.com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如果不是媒体的大量渲染和炒作,也许并没有人会考虑到傅彪在治病中所涉及的医疗资源使用的“当”与“不当”。一方面,人们纪念傅彪是因为他演了很多平民百姓的角色,是在为百姓说话或代言;另一方面,换肝治病这件事经媒体渲染,傅彪在生活中又不是一位普通人,而是有钱人。有钱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在换肝治病上似乎有伦理上绕不过去的坎。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与其因傅彪的换肝而评论他是不是好人并进而加以指责,倒不如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和建言。因为,医疗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不公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在这样的现实中,不是甲会利用特权获得更多资源和利益,就是乙会利用近水楼台先获得好处。问题是,我们需要从制度和各个方面努力一步步地尽量减少这种不公平。据说,相关部门已拟定了我国首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目前正在征求意见,有望在近期出台。如果这个条例能尽快通过并严格实施,就可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建立起相应的人体器官移植协调机构和器官分配的网络体系,按照申请先后、病情轻重、病症是否适应,以及距离远近等原则,全国统一认可、分配捐献器官。如此,可逐渐地在器官移植领域形成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局面。
, 百拇医药
    造成器官资源分配不公还有一个原因是资源的极其匮乏。如果能在供体器官上开源,就有可能缓解供需矛盾,从而减少其中的不公。为了让供体器官有充足的资源,每个人都可以从自我做起来改善和创造,即死后自愿捐赠器官。在这方面,其他国家已经有很好的经验可供借鉴。当“施比受更好”的观念建立起来之时,不仅供体器官会大大丰富起来多起来,而且器官移植中的种种不公也会大大减少。当然,供体器官的开源也有其他思路,如利用科技的力量开发新的供体器官源,转基因猪的器官就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

    在这里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也应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出现换肝、换肾的状况。供体器官再好,那也是别人的,还不知道能不能在自己身上发挥作用。所以能拥有健康的身心,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大的一种公正或公平。, http://www.100md.com(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