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5年第19期
编号:10780471
血小板流变性障碍的病理生理与临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19期
血小板流变学,1血小板的形态及结构,2血小板的功能,3流动血液中参与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因素,4治疗
     血小板流变学是血液流变学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血液中血小板的形态、功能和生化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血小板有黏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这些功能在血小板参与止血及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活体切开血管血栓形成的试验表明,止血和栓子形成的速度只几个微秒,比在体外用血小板致聚剂诱导血小板聚集的速度>1s快得多。这说明在体内血栓形成中,除了血小板、血浆、血管等因素之外,存在着流变学的影响。

    1 血小板的形态及结构

    血小板呈卵圆形或盘状,长1.5~4μm,宽0.5~2μm,厚70~90A,大体可分为3部分:(1)外周部分:包括细胞膜及膜下间隙。膜由黏多糖蛋白及磷脂组成,膜中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血小板第三因子。膜的表面可吸附冻干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成分。(2)溶胶-凝胶(sol-gel)部分:是血小板胞质的基架,由许多微细的丝状物组成微小管;它可以收缩(为血小板收缩蛋白)。(3)细胞器部分:有线粒体、各种颗粒、空泡、胞囊、高尔基体、糖原颗粒及核糖体等,其表面带负电荷。

    2 血小板的功能

    2.1 止血和形成血栓 在血管或其内皮受损后几秒,血小板即黏附、聚集、肿胀,有选择性地放出ADP、ATP、5-HT、TXA2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可加强和稳定血小板聚集因子,促进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可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