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滨州医学院学报》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780683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
肾上腺,,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肥胖;糖尿病,1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特性与功能,2β3-AR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参考文献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肥胖;糖尿病

    肥胖己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其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ergic receptor,β3-AR)是一种G蛋白耦联的膜表面受体,具有调节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的重要作用[1]。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第64位密码子点突变可致机体内脂肪分解下降、生热作用减弱,而成为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本文就β3肾上腺素能受体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特性与功能

    1989年Emorine等[2]首先从人体脂肪细胞中获得了β3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克隆,并提出了该受体的概念。目前已经在7个种属(人、恒河猴、奶牛、小鼠、大鼠、豚鼠、狗)中克隆并测序出了β3受体[3],仓鼠和猪中进行了部分测序,研究较多的是人和鼠。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其克隆基因编码氨基酸长度,人类为408个,大鼠和小鼠均为400个。人和鼠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均位于8号染色体,其中人的位于8q11-q12,鼠的位于8A2-A4,与β1、β2受体基因不同的是,人与鼠的β3受体基因结构中均含有内含子。人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包括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小鼠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结构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是横跨细胞膜7次的鸟嘌呤核苷酸蛋白质,有7个α-螺旋跨膜区构成6个环,细胞膜内外各有3个,细胞膜外氨基酸N端区的糖基化构成了儿茶酚胺的结合位点,而细胞膜内氨基酸C端区可能为蛋白激酶磷酸化的部位,该位置可能与β3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脱敏作用有关[4]。β3受体mRNA组织分布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在啮齿动物,mRNA表达的主要位点在棕色和白色脂肪组织,β3受体mRNA也在脑、胃、小肠、大肠、胆囊、膀胱和前列腺中检测出。人的β3受体主要表达在脂肪细胞,尤其在内脏脂肪细胞。儿茶酚胺与β3受体结合后,与之耦联的G蛋白上的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cAMP合成增加,cAMP作为第二信使使蛋白激酶磷酸化产生生物效应,如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的分解以及脂肪酸向门静脉的运输,同时产生热量调节基础代谢率。1995年Walston等首次在印度Pima人中发现β3-AR基因存在错义突变,β3-AR基因在细胞内侧第一个氨基酸环处位于外显子190位核苷酸的胸腺嘧啶核苷酸(T)被胞嘧啶核苷酸(C)所代替,引起64位上的色氨酸密码子(TGG)被精氨酸密码子(CGG)置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