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17期
编号:10781493
杞菊地黄丸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17期
     近年来,临床上防治偏头痛发作有诸多报道,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于2000年5月~2005年5月应用杞菊地黄丸配合西比灵治疗各型偏头痛50例,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14例,女36例;年龄12~20岁12例,21~30岁26例,41~55岁12例;病程2个月~1年11例,1~5年20例,6~10年10例,10年以上9例。发作时剧烈头痛伴呕吐者11例,有先兆者15例,频率每周1~2次18例,轻者1~2个月发生1次。本组50例均有偏头痛特征,为间歇性反复发作性头痛,每个月1~15次不等,均有完全缓解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脑电图检查45例,26例正常,其中边缘性异常6例,弥漫性轻度异常9例,广泛中度异常3例,不典型棘-慢综合波1例。无高血压、脑外伤史,有癫痫病史1例。精神因素或劳累诱发者22例,与月经有关者16例,有家族史6例。

    1.2 治疗方法 口服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及西药西比灵,停用任何止痛药物。笔者应用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的西比灵胶囊10mg/粒,每次1粒,每晚1次,首次加倍,连服2个月。杞菊地黄丸为我院药厂自制,每次1丸(9g) 每日3次,连服2个月。

    1.3 观察方法 治疗中每2周门诊复查1次,详细记录其症状改变情况,均测血压、脉搏,化验血、尿常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功能、尿素氮、EDG及EEG等检查。

    1.4 疗效标准 (1)缓解:偏头痛消失,停药3个月无复发;(2)显效:头痛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3)有效:头痛减轻,持续时间缩短,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下;(4)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全组缓解12例(24.0%),显效22例(44.0%),有效13例(26.0%),无效3例(6.0%)。1周有效21例(42.0%),2周有效15例(30.0%),少数病例疗效出现较慢。

    2.2 药物副作用 部分病人服药后,出现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及一过性头晕和皮肤发红、发痒,继续服药逐渐消失,无需停药(考虑为西比灵副作用所致)。其余病例服药前后血压、脉搏均未出现规律性变化,其他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偏头痛是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一种常见类型,周期性发作,属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性疾病。近年来,较多学者认为偏头痛与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血栓烷A2、前列腺素F2α、去甲肾上腺素、组胺、乙酰胆碱、缓激肽、P物质、脑啡肽等有关。有的明显增加,有的相互之间平衡失调,从而引起血管的舒缩异常而出现头痛等一系列症状。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肾阴、平肝阳、清头目的功效,究其中医病因病机,属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肝肾阴精亏损,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致头痛,所以服用杞菊地黄丸药证合拍,症状消除 。西比灵(氟桂利嗪)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钙通道阻滞剂,能减少静脉收缩,防止各种原因刺激下钙离子过量跨膜,进入细胞而造成细胞的损害。血管性头痛是由各种原因使脑血管收缩,致脑缺氧产生先兆症状和反应性血管扩张,导致头痛的发生。西比灵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脑细胞,拮抗脑血管收缩和保护脑细胞,对头痛起治疗作用。长期给药可抑制细胞内钙,进而调节血管收缩和扩张,脑血流测定提示要10~14天才能起作用。对典型的普通型和群集性偏头痛均有效,并能防止先兆症状的出现。西比灵防止偏头痛既能阻滞钙离子内流而抑制脑血管收缩,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5-羟色胺的释放等药理作用。杞菊地黄丸结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能取长补短、减少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 255300 山东淄博,淄博市中医院

    (编辑:唐 城), http://www.100md.com(董建华 胡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