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与卫生有关节日 > 重阳节
编号:10791744
健康聚焦:重阳节后话说老年心理特征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6日 健康报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并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老年期精神卫生问题也日趋严重。

    这些心理特征伴随老年人

    人到老年,不但生理方面发生改变,心理上也产生相应变化,表现出特有的心理特征。

    脑功能下降这是老年期常出现的症状,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交织。易兴奋主要体现在联想与回忆增多,思维内容杂乱无意义,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反应敏感,情绪易激惹。精神疲劳是脑功能衰弱症状的主要表现,可伴有或不伴有躯体疲劳,常常情绪不良,如烦恼、紧张,甚至苦闷、压抑,休息后不能缓解,看书就打呵欠,脑子里杂乱无章,昏沉沉的;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智能、记忆下降,近事记忆减退,远事记忆相对保持较好,思维缺乏创造性,但是对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影响较小。

    情绪不稳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控制能力差,动辄大发雷霆,或易哭泣,负性情绪占优势,经常产生抑制、疑病、孤独感、空虚感和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对外界事物,对他人情感日渐淡漠,缺乏兴趣,不易被环境激发热情,可能出现消极言行。
, 百拇医药
    性格改变“老顽固”的称呼对有些人虽然不太礼貌,但的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年人的性格改变,固执己见,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正确认识和适应生活现状。常常沉湎于回忆往事,悔恨无法挽回的美好情景。略有成就者则变得高傲自大,难以倾听逆耳良言。还有部分人变成“老顽童”,言语、行为幼稚。

    悲观自卑不少人到了老年期,一改往日的争强好胜,变得沉默寡言,不善于言谈交际,情绪低落,像变了个人似的,整日郁郁寡欢,总认为什么也不如别人,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性格也变得孤僻、胆小怕事,缺乏生活热情,更无创造力和事业心可言,生活简单随便,有时甚至产生想死的念头。

    适应不良老年期是社会角色急剧变化的时期,不少人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难以维持心理平衡,出现焦虑、抑郁、怀旧、行为消极,甚至自杀等。

    敏感多疑在青年时期就敏感、怀疑的人,到老年时会更加敏感多疑、固执刻板、因循守旧、心胸狭隘、嫉妒心强。别人说句话会反复考虑其含义,怕有飞来横祸,略有不适则怀疑得了癌症等。这种人唯我独尊,常因些小事而与人争吵不休,或对别人耿耿于怀。还有的因视听力老化,不信任他人,结果变得孤独离群。
, 百拇医药
    除此之外,老年期各种躯体疾病接踵而来,躯体疾病和心理问题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老年期也是“丧失期”,丧失健康,丧失地位,丧失金钱等,这些均可加重老年人的不良情绪及性格缺陷等,使本来孤独、压抑、忧郁的老年期心理状态变得更加复杂。

    老年期空巢综合征

    老年期空巢综合征是老年人在子女成家立业独立生活之后,由于适应不良出现的一种综合征,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中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危机。

    空巢综合征有以下主要表现:

    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子女离家之后,父母从原来多年形成的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

    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 http://www.100md.com
    3.躯体化症状。受“空巢”应激影响产生的不良情绪,可导致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疾病,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

    空巢综合征的预防很重要。父母对子女离家独立生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有思想准备,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要总是围着孩子转。孩子离家后父母要注意培养业余爱好,如种花、养鸟、练习书法、欣赏音乐、适度的体育锻炼等,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助于排解心中的孤独和思念情绪。夫妇之间给予更多的关心、体贴和安慰,建立新的生活规律和情感支持系统。子女要了解父母的心情,常回家看看,这是对处于孤独和空虚中老人最大的安慰。对较严重的空巢综合征,如有严重的心境抑郁、失眠,存在多种躯体化症状,有自杀观念和行为者,应及时寻求心理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切不可讳疾忌医,延误病情。

    老年再婚的心理调适

    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的角度来讲,再婚对老年人健康是有益的,尤其对老年人的心理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 百拇医药
    再婚老年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矫正再婚动机老年人再婚也要以爱的需要为主线,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等需要。不少老年人再婚后并不幸福或速配速离,原因就是缺乏坚实的爱情基础,草草从事,结果给老年人再次造成伤害。因此老年人再婚前必须矫正不良的再婚心理动机,只有从爱的需要出发,才能在再婚后得到真正的幸福。爱情是没有年龄界限的,爱情永远是婚姻的基础,无论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人的婚姻,爱情始终是第一位的。

    适应对方心理特征老年人有比较稳定的性格、兴趣和爱好。进入更年期后,老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都产生变化。这就要求老人再婚后尽快了解对方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不同个性、性格和习惯,注意互相尊重、互相谅解。身体较好的一方要耐心安慰、体谅、理解和容忍对方,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避免感情上的冲突。

    克服回归心理老年人总喜欢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之中,心理学称为回归心理。老年再婚后往往不自觉地把先后两个家庭加以比较,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双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发生矛盾时,就会追忆过去爱情的甜美,产生后悔和怨恨情绪,这就在感情上拉开了再婚夫妻的心理距离,影响夫妇和睦相处。要克服这种心理,关键在于双方都应认识到,过去的已经永远过去了,面对新的家庭,转移参照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消除矛盾,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以使双方逐渐和谐。
, 百拇医药
    自我安慰,避免自责失去几十年朝夕相处的老伴是令人心碎的悲伤事件,但又无可挽回。因此,不妨理智地提醒自己: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死亡,这个自然法则谁也逃脱不了,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

    转移注意力为了减少悲伤,不妨把老伴遗物收藏起来,将注意的重点转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

    追求积极的生活方式,克服“排他”心理老伴过世后,丧偶妇女难免有孤独凄凉的感觉,积极的生活方式可减轻这种孤独感。建立新的家庭模式,应与新配偶及子女建立新的关系,以减轻悲痛情绪。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把双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要一视同仁。

    总之,老年人再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老年人自己更应该勇敢地追求婚姻幸福,这是老年人同年轻人一样拥有的权利。儿女在孝敬老人的同时也要支持他们再婚,让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翟金国赵靖平
, 百拇医药
    别忘了关注老人

    9月24日晚上9时许,沈阳军区总医院的急诊室接诊了一位喝农药自杀的老人。老人今年75岁,独居多年,与儿子住对门。当晚6点多钟,儿媳妇喊婆婆吃饭,结果看见老人倒在地上,身边倒着一个喝掉一大半的农药瓶子。老人被火速送到了医院,在全力抢救下,老人曾清醒一段时间。其间,老人告诉医生,自己的儿女都很孝顺,逢年过节总是大包小包地看她。可近些日子,她总觉得活着没意思,再加上腿脚不好经常犯病,就想死了算了,别拖累儿女们了。由于农药累及多个脏器,老人最终于9月25日下午离开人世。老人走了,可她留下的一句话耐人寻味:“活着没意思,我不想拖累儿女了。”

    今年5月29日,沈阳市大东区第五粮库北门北运河岸边,一位外地的72岁的老人用细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数月前,铁西区一位长期患病的七旬老人跳楼身亡……悲剧的频频发生,令许多人感到震惊。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心理门诊主任王旭梅呼吁全社会: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 百拇医药
    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杜军介绍,医院急诊科经常有喝农药的患者被送来,其中不乏这样的独居老人。杜军一语道破老人自杀的原因:尽管儿女们孝顺,老人物质生活充实,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空虚得很,这才是生活没乐趣的根本所在。

    盛京医院王旭梅说,这位老人的情况属于抑郁症。如今,这类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患,但人们却对它缺乏认识,并不认为老人心理问题是疾病,往往只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很少与老人进行心理沟通。其实发现老人的心理问题并不困难,只要儿女或邻居能静下心来观察老人,一旦他们情绪低落,说活着没意思、生活没奔头时,就应该劝他们到心理门诊进行询问或治疗。王主任认为,社会应多关爱老人的心理健康,街道、社区、家庭等要多提供一些老年人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感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不久前一份来自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养护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30%的老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20%以上的老人需要心理治疗。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