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信息
编号:10801890
循环系统药—概述(一)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0日 《临床用药须知》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此,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很受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血管系统药物不断被研制和利用,如60年代开发的β受体阻断药,70年代开发的钙拮抗剂,80年代开发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以及溶栓药和非洋地黄类强心药的问世,都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许多早先不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现在也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如镁盐、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利多卡因等。

    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种类繁多,每一种药物都有较为独特的药理学作用,同时也可能具有其它多种药理效应。为叙述方便,本章将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分为14节进行讨论,分别是:强心甙、非强心甙类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受体阻断药、钙离子拮抗药、硝酸酯类药、血管扩张药(包括抗高血压药)、抗休克药、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溶栓药、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药、心肌营养和促心肌代谢药等。上述各类药物中,有许多药物(如! 阻断药)不仅对某些心血管疾病有治疗作用,而且还可用于治疗多种非心血管疾病。另有许多未包括在本章中的药物(如抗凝剂阿司匹林),现已广泛用于心血管病的防治,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以下重点讨论心血管药物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

    一、心血管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病同肿瘤一样,是我国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以高血压病为例,1991年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3.57%,据此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接近1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25%,治疗率为12.5%,控制率不到5%,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10组人群前展性研究结果表明,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增高28%,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高54%,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高47%;而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则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25%,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降低58%,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50%,脑卒中发生率下降50%。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胆固醇水平长期升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脂于合适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表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病人接受为期6年的舒降之治疗,与安慰组比较,治疗组的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34%,死亡危险性降低30%,使需要搭桥手术的病人减少37%。这些都充分说明心血管病一、二级预防对于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病人寿命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4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