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98620
ADR,老人健康“无形杀手”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1日 大众卫生报
     药物在老年病人的治疗、康复及保健中虽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老年人的器官组织退化,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功能较年轻人明显减退,机体组织对药物的感受性、耐受性变异较大,药物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损害老人的健康。

    引起老人ADR的原因有:①诊治不当。有人在调查中发现,在64例严重焦虑的老年病人中,只有15例正确使用了抗焦虑弱安定剂治疗,而其他一部分不正确地使用了抗精神病药强安定剂或其它治疗,使病者产生了不同程度椎体外系症状(震颤、运动障碍、静坐不能、流涎等)。②滥用药物。有人调查过500例住院老年病人,平均每人用药8—9种,有1/3的人用药10种以上,最多用至25种。据医学研究,20%以上的药物并发症都与合并应用多种药物而发生相互作用有关,当应用1—5种药物时,其不良发生率为18.6%;5种以上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增至81.4%。③疏于管理。久病老人所使用的药物,常由家属及别人代开;医师见了老病人也往往不查体、不询问病情,“常规”开药。④不遵医嘱。老人记忆力差,吃错药的事时有发生;老人久病,自以为已成“良医”,凭“经验”和主观想象擅自用药。
, 百拇医药
    另外,一些老人,尤其是那些视、听觉日渐严重减退的老人,由于深受机体衰老之苦,自我感觉失衡,缺少安全感而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总认为服药会安全些,常服药会对保护身体健康有好处。因此,每天服药少则3—5种,多则7—9种,甚至十数种,其中有医生开的,也包括老人或孩子轻信广告而自购的。

    狙击老人的ADR应以预防为主。首先,明确诊断,对症下药。老人疾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且病情复杂多变,相互混淆和掩盖,易导致误诊、误治。因此,医生应耐心询问病史,细心体检,精心诊治。值得指出的是,有些老年病只要合理安排生活,调理饮食,加强锻炼便可,不需用药。因此,对老人用药应当权衡利弊,消除完全依赖药物的不良心理,切忌动辄服药。其次,用药宜精,药量宜轻。老年之体已正气不足,脏腑亏虚,生理功能减退,用药宜少而精,且应从最小剂量开始(一般从成人剂量的1/5开始),逐渐增大。对多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用药忌全面开花,而应分清主次,根据轻重缓急用药,不可急于求成。第三,量体裁衣,个体化用药。老人因受个体的衰老、受损程度及药物治疗史不同等众多因素影响,对药物效应存有明显个体差异性。因此,对老人用药既不能凭“本本”,亦不能靠经验,只能依靠病人的个体情况而具体对待,治疗中应加强随访,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摸索出适合病者个体情况的最佳药物和剂量。第四,严密观察,联合用药。老年机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病理环境中,容易出现药物矛盾反应,即用药后出现与用药治疗效果相反的特殊不良反应。如心痛定治疗心绞痛,反而诱发心绞痛,双氢克尿噻利尿,反而加重水肿等。因此,要加强对老年病者用药后的观察,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减量或停药。第五,加强监测,科学用药。对于长期服用头孢类和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噻嗪类利尿剂的老人,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不可能碱平衡状态;对长期服用地高辛、氨茶碱的老人应尽可能到有条件的医院做血药浓度监测;条件不具备时,亦可因地制宜地采取其它检测手段,如血、尿、粪常规及血生化检测、心电图、胸透等,以指导临床用药。主任医师 柏正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