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硬化 > 预防保健
编号:1079817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易误诊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1日 大众卫生报
     一位52岁的女性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生全身性皮肤瘙痒,并出现逐渐加重的黄疸,最后因双下肢浮肿和腹水,曾先后被3家医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后转至某传染病医院检查发现,该患者血清中的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为阴性,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感染也被除外。以后发现病人的胆固醇较高,面部还有黄色瘤高出皮肤表面。追问病史,病人自述有甲状腺肿大。从而怀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化验抗线粒体抗体(AMA)为阳性,终于得到确诊。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目前原因不明,但已知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瘀积性肝病,主要病变在肝内小胆管,呈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其病程较长,一般分为无症状期、有症状期和肝硬化期,无症状期可达10~30年,很难被发现,到了有症状期乃至肝硬化期,因无特异性表现也难于确诊,大多数被诊断为一般的肝硬化,延误了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1)80%~90%的患者为中年以上的女性。(2)起病比较隐匿,没有特异性症状,突出表现是皮肤瘙痒,或有嗜睡。(3)其黄疸越来越深,各种药物难于收效。(4)肝肿大。(5)检查肝功能可见转氨酶升高,但常以碱性磷酸酶(AKP)和转肽酶(GGT)升高更为明显。(6)常常伴有骨质疏松。(7)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E、K等)缺乏。(8)高胆固醇血症,有时可见皮肤黄瘤凸出皮肤表面。(9)伴有自身免疫疾病的表现,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甲状腺炎、干燥综合征等。(10)最具特征的是血液中的抗线粒体抗体阳性(AMA),不管是有症状期或是无症状期,AMA均可阳性。
, http://www.100md.com
    为什么常常发生误诊呢?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以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缺乏对此病的认识。这是最常见的误诊原因。医生满足于“隐原性肝硬化”的诊断,找不到原因也不去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可能,对这种病没有起码的认识。

    第二,对于原因不明的肝炎、肝硬化未进行细致的分析,或者将其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到此就结束了,以为这种诊断就是最终诊断,并心安理得,故难免误诊。

    第三,轻视肝病伴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主观臆断这都是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表现。其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时,这类肝炎、肝硬化的肝外表现是很少见到的,而甲型、戊型肝炎病毒一般不引起肝外表现。因此,发现肝炎、肝硬化病人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炎、皮肌炎、口眼干燥综合征时,必须警惕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第四,对疑似病人没能进行必要的自身抗体检查,即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测,是误诊的关键。已知AMA有9个亚型(M1~M9),其中的M2最具特异性。怀疑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应及时检测AMA或M2,阳性后,排除其他疾病即可确诊;如AMA阴性,而M2阳性,也能确诊。问题是很多医院不能检测AMA及M2抗体,但是,只要怀疑本病,就应争取到较大医院检测,或推荐病人去那里确诊。

    第五,肝脏活体组织检查没有全面开展,这也是误诊的原因。虽然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肝活检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比较明显和典型的小胆管病理改变,足以获得明确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一般的肝炎后肝硬化不同,如果此病能得到早期确诊,及时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情,减少病死率。锦州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 王振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