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99705
在紫外拉曼光谱和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李灿院士获今年何梁何利进步奖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05.10.22
     本报讯 记者应庆报道 日前,200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奖仪式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因在催化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获得了该奖项。

    据介绍,近年来,李灿院士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此前他利用红外光谱和同位素技术证明了稀土氧化铈等催化剂表面的超氧和过氧等分子离子氧物种以及这些物种之间的转化和催化反应活性,观测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活化吸附状态及其结构畸变现象。并因此在去年7月第十三届国际催化大会上被授予国际催化奖。该奖项是我国催化领域科学家迄今为止在国际催化界获得的最高奖励,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得此项奖励。

    据悉,李灿院士此次获奖研究的一大亮点是他研制了用于催化研究的紫外拉曼光谱仪,解决了拉曼光谱用于催化研究所面临的荧光干扰和灵敏度低的难题,建立了鉴定分子筛骨架过渡金属杂原子的紫外共振拉曼方法;利用紫外拉曼光谱发现氧化物材料的表面相变现象;合成了含高度隔离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材料;将均相手性催化剂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合成引入纳米孔材料,观察到了纳米限阈效应影响手性催化的现象;这些发现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这一获奖研究的另一亮点是获得了具有与均相不对称催化相媲美的多相手性催化剂。该催化剂是一大类化合物——手性化合物的一种,而手性药物则是手性化合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手性药物是指具有左旋或右旋对映体化学结构的单一对映体化合物,包括光学纯药品、光学纯农业化学品及其他光学纯产品与中间体。目前,使用中的化学合成药通常为由左、右两个对映体组成的混合物。利用“手性”技术,人们可以有效地将药物中不起作用或有毒副作用的成分剔除,生产出具有单一定向结构的纯手性药物,从而让药物成分更纯,在治疗疾病时疗效更快、疗程更短。因此,手性药物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国际新药研究的新方向之一。在国际制药界,手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领域新药研发中。

    据了解,我国医药界目前也越来越重视手性技术在药物合成、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的新药研究正涉足于手性领域。科技部前不久宣布了全面启动总投资近200亿元的12个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中,手性药物的开发被列在重要位置。“手性药物化学与生物学研究”等课题也已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重大项目。我国手性药物的研发目前已聚焦于4点:一是加强单一异构体的合成技术开发;二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三是重视手性分析设备特别是手性柱的开发应用;四是加强与制剂、生物学等学科的合作交流。此外有专家还提出,研究人员在选择手性药物产品开发课题前,应加强交流,优势互补联合攻关,避免重复投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