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药工作
编号:10796734
吉林中医药在新农合中迈出新步伐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35期
先圣良方治疗失语症

     李红梅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吉林省的中药资源比较丰富。全省共有药用动植物和矿物资源1850种,其中在长白山区的天然药物就达1000多种,以中药和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医药工业是该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尤其是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中的作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成绩斐然。全省中医医院已发展到65所,床位8863张,卫生技术人员11403人。乡镇卫生院中设置中医科(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两法服务的卫生院占68%。2004年,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升格为省政府直属二级局,并增加了人员编制。

    2003年,吉林省被国家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重点联系省之一。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将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作用。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使中医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 百拇医药
    一、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工作的主要做法

    吉林省在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加强组织管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吉林省政府把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持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大事来抓。一是将省中医药管理机构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二是明确中医药管理机构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的职责。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协调、组织、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工作。积极组织中医药行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2.完善政策和措施。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作用,有效地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效能,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不断探索中医药行业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模式,制定了鼓励农民使用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 百拇医药
    一是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制度。明确要求将中医医疗机构优先确定为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服务。试点县(市)的8所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同时,将开设中医科、开展中医服务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入条件。被确定为定点的村卫生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两法服务的达95%以上。通过准入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实现了农民获得中医药服务的愿望。

    二是制定了《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试行)》和《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范围(试行)》,基本将基层医疗机构多数的、常用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纳入了用药范围。把中医熏洗、针灸、按摩、理疗等中医诊疗项目纳入报销补偿范围,从政策上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的作用。同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部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

    三是实行家庭门诊个人账户,并将部分慢性病门诊医药费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围。试点县(市)普遍实行家庭门诊个人账户。2005年,该省又将中医门诊就诊率高的多种慢性病或疑难杂症的门诊医药费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报销补助办法参照住院报销补助办法执行。通过实行家庭门诊个人账户和慢性病门诊医药补偿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参合农民就诊中医门诊的补偿问题。
, 百拇医药
    3.

    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近年来,该省以中医药特色为根本,加强了中医机构的建设,不断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中医药参与新农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政策倾斜,加大投入,各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有重点地加强了试点县(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将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和资金适度向试点县(市)倾斜。

    二是将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与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相结合。试点县(市)中有4个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如敦化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振兴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设立促进中医发展专项资金,提高了农村中医药队伍素质和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医药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采取进修培训、师承教育、学历教育、脱产学习、短训班等形式,加大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力度。2005年,该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各类中医药人员培训班10余期,参加培训1000多人次,还组织中医药专家编写《中医药适宜技术验方选编》等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中医药人员。
, http://www.100md.com
    四是实施城市中医药卫生支农,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该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对试点县(市)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通过设备援助、新技术推广、专家教授下乡、接受农村中医药人员进修等方式,使县(市)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筛选了一批价低、实用的中医药技术成果,向农村进行了推广。

    五是加快农村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步伐。针对省内农村中医医疗机构信息相对滞后的现状,该省加快了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步伐,各试点县中医医院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4.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该省组织中医药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中医药知识,让广大民众进一步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享受到中医药的优质服务。

    5.加强动态监控和指导。为及时掌握中医药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情况,该省对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实行动态监控。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科室建设、人员状况、经济运行情况和主要投入及管理等内容进行跟踪监测。了解中医医疗机构使用中医药诊疗技术和方法治疗疾病、使用其他诊疗技术和方法在各方面的差异,为中医药参与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政策措施制定,找到了切入点,也为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 百拇医药
    二、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工作成效显著

    两年多的试点实践,使该省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使中医药技术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减轻了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抑制了农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让试点县(市)农民真正受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参合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同时也避免了合作医疗基金的浪费,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2.增强了中医药的影响力,赢得了农民对中医药的信任。广大基层中医药工作者深入乡村和农户,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和中医药知识,使农民知晓合作医疗政策,对中医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拉近了中医药人员与农民的距离,为改善医患关系创造了条件和机会。试点以来,农民不仅对合作医疗的益处有了深入了解,也对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认识,他们能够更多地选择用中药或中医诊疗技术进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3.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通过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医药事业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双赢的效果。为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需要,试点县(市)普遍加大了中医医疗资金投入,加强了人才培养,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试点前后对比显示,试点县(市)中医医院累计床位数有所增加;门诊量和住院病人略有增加,分别达到379381人次和10601人;业务收入达到4555万元,增加12%;引进中医新技术、新项目共计18项。中医药服务占医疗服务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中医门诊占医疗门诊的比例超过25%,有17.8%的住院病人采用了中医药诊疗技术。在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中,用于中医药服务项目补助的资金超过了10%。

    2004年底统计,6个试点县(市)县乡中医医疗机构的主要服务指标都有了明显增长,其中门诊量比上年同期平均上升了9.3%,住院人次平均上升了17.8%。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也有了一定的增长,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
, http://www.100md.com
    三、中医药参与新农合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当前农民健康问题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社会管理系统工程,复杂而艰巨,需要通过试点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医药必须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参与方式、途径和程度上,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难免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农村中医药工作原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中医特色不够突出,服务能力较弱,农村中医药人才短缺、数量少、质量低,农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不够,中医服务价格偏低等,这对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今后工作计划

    1.总结经验,积极研究探索中医药在新农合医疗中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不断完善相应政策措施。

    2.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的宣传工作,研究制定鼓励农民使用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3.继续加强中医药专科特色建设,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突出中医药优势特色。

    4.加强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贯彻落实《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推进该省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工作。

    5.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改善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的基础条件,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培养,推广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中医药服务的试点工作。

    6.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制定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