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诊疗室
编号:10796730
老年人看病上哪儿去?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35期
     新华社电 (记者李启平)老年人看病上哪儿去?北京宣武区某街道共有居住人口28000人,男性占48.1%,女性占51.9%;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4%。社区45岁以上人群前五位慢性病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病是老年人的主要卫生问题,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是影响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是老年慢性病防治重点。老龄化社会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使得医疗资源即医疗保健设施、药品、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医疗经费等本来就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那么,老年人应该上哪儿去量血压、测血糖、看病、取药呢?

    社区看病时间在2小时内

    宣武医院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部主任汤哲教授介绍说,老年人选择就医地点首先考虑的是距离近。近年来本市社区卫生保健的建设有很大发展,今年的北京市老年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中发现,就医地点50%在社区卫生站或医务室,70%~85%以上的就诊距离为1~3里,多数老人走路或骑自行车就能解决,看病时间80%在2小时内。但由于社区服务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地区(例如本次调查中的海淀温泉)就医地点距离较远,56.9%的就医距离在5里以上,30%的老年人就医花费时间在3小时以上,交通不便仍成为老年人就医困难的主要原因。社区卫生服务站手续简便,就近的优势日益突出,得到老年人的认可,服务不满意率远低于三级医院。老年慢性病由既往的主要去三级医院就诊转向社区医疗,事实表明发展社区卫生保健是解决老年人健康服务的正确方向。
, http://www.100md.com
    社区卫生服务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说,老百姓应该改变目前就诊的观念,小病应该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看小病时找医院或医疗机构不是越大越好,而应该是方便又有质量保障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我国城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1999年,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2001年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目前,北京市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系统日臻完善,从各级老年保健专业医院到社区卫生站,已形成一个巨大的医疗保健服务网络。老年人应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尚需发展

    汤哲教授介绍说,本次调查还发现存在对老年社区卫生服务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因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运作时间不长,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又做得不够,特别是卫生宣教方面,老年人很少是由保健站的工作获得相关知识。不少家庭和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内容、服务功能、质量、费用等不甚了解。
, 百拇医药
    汤哲教授认为,首先要加大社区服务机构建设力度,这是改善老年人医疗服务的有效途径。近几年的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已经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但是从全市看,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乡镇地区老年人看病距离远、不方便的情况仍很强烈地反映在医疗机构建设上。应增加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投入,加快对全科医生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政策导向,将大多数初诊患者吸引在基层医疗机构。如合理调整医疗费用使用范围、支付办法和标准,同时加强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互相协调,建立可行的双向转诊机制,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其次,要改进不同卫生机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更好地发挥各级卫生资源的作用。基层医院要加强服务功能和形式的转变,深入到社区中,开展一些老年人所乐于接受的服务项目。如在社区开展慢性病系统管理,通过连续性、综合性服务,对其发病、康复、残疾和临终的全过程进行悉心地照料和护理,减少或推迟失能发生。从健康教育入手,使老年人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经济困难是老年人未利用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是医疗保健高需求人群,同时又是最不具备支付能力的人群。汤哲教授建议应改进和完善医疗保险,扩大覆盖面。目前医疗保险仅局限于城区和近郊的少数人群中,它所带来的好处尚未被认识。因此如何完善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是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是一个即将面临高速老龄化社会的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在政策上适当对他们倾斜,缩小城乡间的差异,可能就会提高他们对医疗服务的利用,这将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预防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的负担。因此,必须加快老年保健筹资机制的建立,完善老年人卫生保健的政策法规和医疗保险制度,以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全社会共同努力“发展老年医学,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在今年老人节上对北京市老年医疗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送给大家的健康寄语。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社区慢性病非传染性综合防治点专家组成员、阜外医院流行病学科专家吴锡贵教授认为,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老百姓对慢性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政府需要办的事甚多。政府要加大投入,动员社会力量,组织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总结防治经验。农村以及边郊地区以合作医疗网为基础,方便群众看病。此外,还要动员更多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关心和志愿参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