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3324
轻轻地握住你的手,告诉你不再孤单 ——一位年轻的艾滋病专科医生的自述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4日 中华女性网
     编者按

    不容置疑,艾滋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任何患者不应因罹患该病而受到歧视;

    关爱患者是医生的本分,关爱守护患者的医生是社会的本分;

    我们共同组成的社会大家庭,不仅仅是生活着有强健体魄的人们,更应体现在其中的人们具有健康的心态。

    我们期望,让这样的和谐弥漫在我们每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周围,这样的世界多美好。

    同时,我们想告诉那些为艾滋病患者奉献的医护工作者,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对您的敬佩,但茫茫人海中,有许多关切的眼神与您同行。

    李侠,28岁。2001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后到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简称三院或传染病院)感染科工作,现为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医生。

    我曾经怕过

    在我进入三院感染科工作之前,住院的艾滋病人并不多,一年也就几个。2001年后,艾滋病人渐渐多起来。我接触的第一个HIV感染者,是位年轻的女性。她因车祸被送到急救中心,左腿粉碎性骨折,做了一个简单的清创手术后,8天没有人来过问她。第8天,她被告知,她是HIV感染者,要马上转院。她来到我们医院后,外科也无法给她做手术,因为没有这个条件,治疗也就是每天给她的伤口换药,因为她当时还只是一个携带者,时间不长她就出院了。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个病人,她那时还没有进入发病期,但我给她换药时,心里是很害怕的。因为她伤口的创面很大,每次换药都有脓血流出来,而且所用的器具都是一次性的,这样成本就很高,大概每次得花100元。后来她家的人说他们已经学会换药了,要自己换,我同意了。也可能他们看出了我的恐惧。大概过了两年,有一天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在电视上看到我,就想在电话里听听我的声音。

    之后我们一直有联系,她常打电话来,有时是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有时只是随便聊聊,像朋友一样。她路过门诊部时总会进来坐坐。可能因为她的乐观性格给了我很好的印象,使我后来在接触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时并不困难。

    我很幸运,接触病人是由轻到重,让我的心理有个适应过程;如果正相反,我不知道又会是什么感觉。后来接触的病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是被抬进来的,极度消瘦,离不开氧气,可我已经不害怕了。甚至在他们出院后还会想他们。一般他们都会主动跟我联系,我习惯了这种联系,如果有段时间没有消息,我会很牵挂,怕他们出什么问题。

    病情的压力不仅仅是给病人的

    我遇到一个病人,是个小伙子,身体很健壮。在别的医院已经查出被感染,所以我们就直接对症下药,3天后见效,15天就出院了。这个过程很短,可以想象他对你的态度,真的是千恩万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