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监督
编号:11283559
警惕乡村医生无证购药现象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7日 《中国医药报》 2005.11.17
     编辑部:

    近日,记者在一个有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局长参加的会议上,听到一位分局局长反映,近年来,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用药安全有了保障,但有个别乡村医生,又开始偷偷摸摸地从药贩子手里进药,甚至把一些假劣药品用在了农民兄弟身上。他说,对这样的苗头如果不加注意,会带来严重后果。记者以为,这个提醒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以上海为例,前几年药品监管部门以农村卫生室用药安全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安全用药管理,整个上海郊区开展了一场规范农村安全用药的工作。此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由财政拨款改造了农村卫生室,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卫生室那种简陋不堪的状况,农民看病用药环境大大改善。在药品监管和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卫生室建立健全了各类规章制度,如规范进药渠道、建立各种用药台账等。然而,在充分肯定这些有目共睹的成绩的同时,不能对农村安全用药管理产生松懈情绪,对一些问题放松警惕。在农村,还有个别乡村卫生室医生包括一些医院的退休医生等,擅自在自己家中开起了门诊。药贩子们看准了这些医生想多赚钱的心理,以低廉的价格作诱饵,向他们推销从社会上收购来的药品。如相同厂家、规格的“参麦注射液”,从正规渠道进价是每盒70元,药贩子开价是每盒50元,销售价都是每盒80元。农村乡村医生平时收入低,尤其是一些五六十岁的乡村医生,因历史原因(即过去的赤脚医生),到了退休年龄无社会保障,很容易受到利益驱动,暗中从事无证行医售药活动。据某县药品监管部门的统计,今年以来经他们查处的无证经营药品案件,已占案件总数的36%,这些无证经营的药品,给广大农民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

    “救非当在早,已暴何由敛”,意在把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不让其扩大、蔓延,做到防微杜渐。对当前农村安全用药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药品监管部门应加以重视,加强监管,别让小小“蝼蚁”,毁了农村安全用药这个“堤坝”。

    本报记者 王银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