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0802759
中西医结合对血管性痴呆症的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年第11期
痴呆,1诊断,2辨证,3治疗,4疗效评定标准[2],6疗程,【参考文献】
     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工作、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等状态[1]。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血管性痴呆占痴呆患者病患率的68.5%而居首位。平均病程为5年左右,本病患病率在65岁以上者占2%,且存活率低于普通人和阿茨海默氏病患者。

    中医属于:“愚知”、“呆病”、“痴呆”、“神呆”、“善忘”、“郁证”、“癫证”。除此还属“中风性善忘”、“中风性痴呆”的疾病范畴[2]。

     1 诊断

    1.1 症状和体征 本病潜伏期较长,往往缺乏明确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早期:记忆力明显减退,但人格、判断力方面相对完整,症状常有波动,随着脑循环状态的变动而出现一过性的改善或恶化。伴随记忆力减退,逐渐出现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力、注意力等能力的减退。

    前期:常伴有步行障碍或经常跌倒的病史,亦可出现半身麻痹,下面部无力样局灶症候,感觉障碍,视野缺损,以肌肉僵硬和运动减少为主的锥体外系征,情感失控、抑郁等。

    病变部位:(1)左半球皮质损伤的患者,出现失语、失读、失写、失算等;(2)右半球皮质损伤的患者,出现视空间觉障碍;(3)皮质下神经核团或传导束损伤的患者,出现相应的运动、感觉及锥体外系症状和体征,也可出现假球麻痹表现,有时还可出现幻觉、自言自语、淡漠等精神症状;(4)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病变可以出现同侧偏盲,空间失认等。

    1.2 检查

    1.2.1 电生理检查 (1)脑电图(EEG):α波慢波化、广泛化,α指数减少,伴较多的低中波幅θ活动,中度异常的减少量δ波。(2)脑电诱发电位:包括诱发电位(VEP)、听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F),可以检测出某些亚临床病变。

    1.2.2 血流动力学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循环的情况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