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3376
预防中风全方略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28日 中华女性网
     “从来没有一种疾病像中风一样,让如此众多的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丧失尊严!”这并非危言耸听。有资料统计,脑中风目前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每年因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为150万,新发病例250~350万,目前现存患者700万。病后幸存者约有75%的病人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很多临床表明,中风好发于冬季,我们不能轻视它的危害。

    一大冬季“传染病”

    脑血管意外称为中风(也称脑卒中)。中风又分缺血和出血性两种,缺血性中风又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梗塞;出血性中风可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风一般在冬季多发,约占病人总数的70%以上。人体在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受阻,供血减少,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而发生缺血性中风;脑缺血正如水管被水垢堵塞了流通不畅,24小时内可恢复的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小时不能恢复的称为脑梗死。
, http://www.100md.com
    血管收缩,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当过度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也正如水管破裂水流出一样,如果血液流入脑实质则称为脑溢血;如果血液流入脑表面,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中风有“秋冬季神经科传染病”的说法。

    中风除了与年龄、家庭遗传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外,主要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心脏病、肥胖以及久坐不动、抽烟、酗酒等生活方式相关。具有上述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就称作中风的高危人群。虽然,高危人群和中风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能够控制中风的群体发病机会。

    六块“黄牌警告”

    一过性黑蒙。当脑动脉硬化时,眼底视网膜供血不足,发生短暂性缺血,会引起突然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

, 百拇医药     一时性视力障碍。视网膜中心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痉挛或闭塞时,眼底供血量减少,可造成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1小时内自行恢复。

    一阵性手臂无力。颈动脉硬化者转动头颈时,可使硬化的颈动脉被扭曲或受压;加重了颈动脉的狭窄,致使脑急性供血不足而突然感到手臂无力,持物落地伴说话含糊不清,1~2分钟后完全恢复。

    一连串的哈欠。有资料显示,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10天内,80%的人会频频打哈欠。这是脑部供氧减少、缺氧引起的反射。

    一反常态的嗜睡。脑部血供不足会抑制中枢神经,致使病人不仅夜间鼾声连连,白天也昏昏入睡。

    一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瘫、感觉障碍、失明、呛咳、吞咽困难等一些表现。

    此外,三个运动也有助识别中风:对着镜子微笑,看有无口角歪斜;双手平举,坚持一会,看是否有一只手坠落或抬不起来;说一句绕口令,看是否有措辞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言语或语不对题。
, 百拇医药
    三分钟养神可预防

    时令已经立冬,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等患者都是中风的高风险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从医学上讲,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而且是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已经证明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脑卒中风险的38%。糖尿病是脑中风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故糖尿病人应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来预防。另外,降低胆固醇浓度,可降低脑中风的危险。在高风险的人群中,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可以把任何一种严重的血管病发生率降低25%。

    在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酒,因为两者都可能使脑动脉破裂而致中风;调情志,避免情绪波动,保持乐观豁达可有效控制血压;择饮食,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瓜果;免劳累,不适宜剧烈运动;防便秘,患者宜常用润肠通便之药,也可吃些蜂蜜、香蕉等帮助消化。

    值得提醒的是,中风多发生在夜间,最危险时刻是醒来“一刹那”,如突然下床,这时思维处于朦胧状态,血液黏稠,脑部急性缺氧缺血,易中风和猝倒。因此,早晨苏醒时养神3分钟,再下床,这样可预防中风,尤其对于老人,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疗法。(邓海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