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研究动态
编号:10818443
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名医学术"论坛发言综述(一)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53期
     探寻人才成长规律 打造现代中医名家

    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名医学术”论坛发言综述(一)

    一个时期、一个地区都会出现一批身怀绝技、受到人民群众信赖的名中医,他们代表着这个时期、这个地区中医药学术和临床的最高水平,他们不仅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卫士,同时也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在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名医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如何培养新一代中医名家、名医成才途径、名医传承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陕西中医学院原院长、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学文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深感培养中医名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他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成就中医名家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完善知识结构,稳固中医基础
, http://www.100md.com
    现在中医药学者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合理的,主要包括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中医临床各科诊疗知识、现代科学及西医学有关知识三方面。但要想成为一位一代名家,还应当从哲学、文学和史学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重视临床研究,抓两头带中间

    中医药学是建立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临床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所以必需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中医名家尤其应该“抓两头带中间”。所谓“抓两头”即在摸清常见病普遍防治规律的基础上突出抓中医急证和疑难病证;“带中间”则指掌握常见病证。

    历史上,张仲景、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名家都是通过治急症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中医抢救和治疗非典、休克、昏迷、高热、急性肾衰、脑血管意外等急重病证,治疗肺炎、尿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等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不但疗效好,而且安全、简便。中医治疗急症正日益受到重视,中医治疗急症大有可为。中医药治疗疑难病,是中医药界引以自豪的一大优势。中医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丰富的治疗经验和中药材资源,以及我国良好的中医药政策和环境,为我们研究治疗疑难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使中医人才辈出。
, 百拇医药
    三、全面掌握精华,发掘专病经验

    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医名家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具有治疗某一种或某一类疾病的独特经验,这就要求有志于成为中医大家的人从临床实践的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真正精通有关疾病的诊疗奥妙,从而树立起担当这一方面权威专家的良好形象。但权威的桂冠,可不是那么轻松地就能戴在头上的,这里边包含着学识的高深、经验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这自然也是一位中医临床大家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强化医教研传,铸造复合人才

    对于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坚持深入临床第一线,在中医诊疗过程中摸爬滚打,不断积累中医辨证经验和用药心得,则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工作强调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要对知识加以分类、归纳,这也是一位中医名家必须具备的素能,只有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才能准确地传授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历代医家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诊治经验,但因为缺乏对照研究,因而其含金量及可重复性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中医药本身的特点建构中医药科研体系,不断强化中医科研理论,并将中医药学的宏观经验进一步客观化、微观化、指标化和规范化。在扎实搞好医教研工作的同时,还要切实搞好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带教和培养好学术弟子。
, 百拇医药
    五、倡导著书立说,引领学科发展

    新一代的中医名家,还应该及时整理医案,撰写文稿,著书立说,将自己的学术特色和盘托出,让更多的同道了解自己,真正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引导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迅速地向纵深发展。此所提倡的著书立说以引领学科发展之事,属于创造知识、认识科学、发展科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成为新一代中医名家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

    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孙伟教授,首先分析了古今名中医培养观、现代名中医的成长特点,继而提出了现代名中医成才的“橄榄”模式。

    所谓“橄榄”模式就是“两头尖,中间粗”。现代名中医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基础,还必须有较强地突出中医特色和驾驭现代科学的能力,所谓“两头尖”指:一头是对中医传统经典的掌握要“尖”,要善于融会贯通,将经典知识精确应用于临床;另一头是指对现代信息社会所要求的外语、计算机等信息工具的应用要“尖”,要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将中西医有机结合,多出成果。“中间粗”则要求现代名中医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高尚的品德,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能用中西医方法处理重症、危症,且善于随机应变。因此,可以说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熟练的中医经典理论和丰富的现代医学科技知识就基本构成了现代名中医成才的“橄榄”模式。同时,名中医的成才之路正如橄榄的味道一样,初入口中是涩涩的,待到嘴中泛出回味时,便是一种浸入肺腑的甘甜,久而弥笃。至于如何实践名中医成才的“橄榄”模式?孙伟教授提出三点:
, 百拇医药
    一、熟读经典,旁及各家

    在医学知识结构复杂的今天,要突出中医特色,传承中医文明,要真正成为名中医必须熟读中医“四大经典”,并在此基础上“旁及各家”。学习“四大经典”,必定要“思求经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能让知识束之高阁、韬光匿彩。要成为一名名中医,只有深刻领悟中医理论渊源,弄通临证师法的仲景之说,在辨证和用方思路与方法指引下,抓住病机活用经方,熟悉医之源流,通晓四大经典,领悟经典之精华,熟能生巧,磨砺出真知,才能经纬分明,圆机活法,得心应手,洞察秋毫,目无全牛。

    培养名中医必须着重中医经典知识网络结构的架设,“旁及各家”就是通过对历代医家著作的学习,丰富学识,从中受到启迪并进行创新,用各家学说构建学术网络。

    二、紧跟时代,加强创新

    现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赋予了中医人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不仅需要传承中医文明,更要了解和把握现代医学发展的脉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很多疑难病症和危急重症必须引入现代医学科学手段加以处理,欲成名医者必须能融会古今,学贯中西,知常达变。了解国际前沿学术动态,娴熟掌握新技术对于名中医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中医药学现代化还要求名中医要有创新精神,要推陈出新,敢想敢做。
, http://www.100md.com
    三、精于实践,自成机杼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大凡著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积累经验,提高疗效。现时代欲成为名中医、大医,必须寻求古训,立足临床。岳美中教授自称其成长过程中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十几年的旧教育,培养了读书的能力和习惯;一是几十年未脱离过临床。”名医们在临床中不断实践、总结、充实与提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所创新,逐渐自成机杼,术有专攻。

    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灿东教授,多年从事中医教育工作,他在分析了中医院校办学方向、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后,重点就临床教学中如何保持和发挥中医特点和优势,以培养合格中医人才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医学的科学范式、科学发展样式决定了其需要与自己学科特点契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足,高等中医教育的课程改革一直步履艰难,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存在一定问题,从而也导致中医临床阵地萎缩、学术缺乏朝气、理论无重大突破。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的灵魂在于临床,临床教学是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首先,中医院校一向重视临床教学环节,但是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等多种因素,学生在中医临床见习、实习中不能把握大纲重点,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部分学生满足于多做几次“腰穿”或“胸穿”,忽视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中医临床基本功的训练,在一开始便养成了用西医的思维模式取代中医的辨证思维模式,使得见习、实习的整体方向出现偏移。其次,现在中医临床上有重视实践,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许多中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被忽略了。第三,继承与创新关系问题。西医理论体系不同,各有长短。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强调中医专业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中医固然要创新,但是继承是基础,创新必须保留固有的特点。一味强调创新,用中西医简单相加代替中西医结合,用中西医结合代替中医现代化,为了一些客观指标而摒弃整体观念,显然不能解决中医自身的发展问题。

    与源远流长的中医药相比,中医药高等院校办学时间是短暂的;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相比,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所积累的经验是十分有限的。我们期盼着中医院校走出盲从——落后——自卑——盲从的怪圈,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培养出更多的中医药优秀人才。
, 百拇医药
    辽宁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明雪教授,为中、西医学双博士后,2003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她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分析了要成为名医除师承教育外,还应注重以下四种能力的培养。

    一、掌握中医理论模式的思维特点,彰显中医特色

    “气—阴阳—五行”的哲学观,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独特思维方式。中医几千年临床疗效证明了这一思维方法的进步性和有效性,因此,这是一笔宝贵的科学财富,将在建立和发展医学哲学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继承发扬中医学的优势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探明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应用现代科技理念,建立内部逻辑一致的理论模型

    所谓名医,不仅能有效地治愈若干种疾病,而且能从不同疾病的症状、诊治方法中构建一个既能阐释疾病因机证治,又是内部自洽的理论体系。要成为当代名医,需要通过长期的临床体悟、反复的科学研究、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提升等途径,最终提出并建立内部逻辑一致的理论模型。名医的贡献是创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容很多新的小理论,这些小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疾病的因机证治,合起来则成为一个内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如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演变过程加以总结,将脏腑、经络、病因学说以及诊疗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形成了六经辨证体系。
, http://www.100md.com
    三、保持“常无”心态

    “常无”的心态就是要善于发问、善于比较、善于归纳。作为名医,在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手段学习传统文化和中医时,要保持“常无”的心态,不受传统理论的束缚,才能真正掌握“理性”的奥妙。我们在系统整理和总结古今中医文献时,既要把握中医理论起源与历史嬗变的轨迹,还应比较、归纳,不囿常说,敢于提出新思路、新假说、新理论,寻找中医理论创新的切入点,拓宽研究思路,提供适应中医理论创新的资源信息,从而实现现代中医理论的源头创新,把经典中医学完善为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

    四、走出传统文化低谷,传承国粹

    善于继承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发扬其精华,才能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新理论的产生,实现对传统的超越。面对现代生命科学领域里重大疑难问题,欲成为无愧于当代的苍生大医,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善于发现、捕捉新的生长点,采用适用于传统医学的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进行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实现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性进展。, http://www.100md.com(海 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