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0854270
《温病条辨》对《伤寒论》下法的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61期
一、温病学为《伤寒论》的延续和发展,二、《温病条辨》对下法的发展
     程海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伤寒与温病同是指外感热病,伤寒伤于寒邪,温病伤于温邪,但《伤寒论》中却包括温病在内,温病又比《伤寒论》内容全面系统。伤寒与温病均起源于《内经》,而后汉、唐、晋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认识皆有较大进展。其中张仲景《伤寒论》系统地总结了一套理、法、方、药规律,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治疗热性病的基础。温病学到了清代,叶、吴、薛、王等集其大成,反映出祖国医学外感病的长足发展。二者病因不同,但病理变化及治法方面却异中有同,伤寒按六经辨证,温病按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虽然名义不同,但都是针对临床证候体征,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的,并以此说明病邪传变规律,提示病变部位、性质,提出治疗原则。

    一、温病学为《伤寒论》的延续和发展

    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最早见于《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害之类也。”《难经》也记载了温病包括在伤寒之中;从辨证体系来看,伤寒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六经学说在理论上又为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基础;若从方剂上看《伤寒论》中治疗温病者也不乏其例,如承气类、白虎辈、白头翁汤、黄连阿胶汤等等,根据这个学术渊源来推断伤寒实为温病的基础。但是《伤寒论》论温不足,治方也少,它的治疗方剂仅113方,后世温病学家在治疗方剂方面则大为发展。如对太阳温病,仲景没有设方,温病则补充辛凉解表之剂。对阳明腑实仲景仅有三承气,对于邪实正虚者则曰“难治”、“死”,而温病却予以增补。此外凉开三宝、复脉辈、大小定风珠,治疗湿温的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和邪伏膜原的达原饮等方剂均弥补了治疗上的不足,已经远远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所以温病学实为《伤寒论》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从《温病条辨》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下法应用的多样化,从而更深刻体会到温病对伤寒的发展。下法是八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伤寒论》中阳明病的治疗是以下法和清法为代表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