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各类论文6
编号:10855066
肝胆系囊肿病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深圳罗湖医院肝病中心
     关键内容

    ● 肝胆系囊肿病分为非寄生虫性和寄生虫性两大类,前者包括孤立性肝囊肿和先天性多囊肝,寄生虫性肝囊肿主要是包虫病。

    ● 孤立性肝囊肿直径<3cm,且无临床症状者,一般不需手术。外科处理仅用于巨大囊肿或并发感染、蒂扭转、出血或癌变的病例,可采用开窗术、囊肿切除术和囊肿引流术。

    ● 先天性多囊肝一般适于非手术疗法,包括囊肿穿刺抽液术和中医中药治疗。

    ● 肝包虫病可手术治疗。对肝单房或囊型包虫病(CE)一般作内囊摘除术或全囊肿切除术;对肝多房或泡型包虫病(AE)作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手术或肝移植术。化学治疗以采用丙硫咪唑(阿苯达唑)为主,也可给予穿刺抽液、注入杀原头节剂和再抽吸术(PAIR)及中医中药治疗。

    肝囊肿按病因的不同而分为非寄生虫性和寄生虫性两大类,前者以先天性囊肿占大多数,后者主要指肝包虫囊肿。其治疗原则和方法各不相同。

    非寄生虫性先天性肝囊肿

    先天性肝囊肿可分为单发性、多发性和多囊性,前者亦叫孤立性肝囊肿,后两者统称为多囊肝。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异常发育有关。

    先天性肝囊肿通常有一完整的囊壁,囊液澄清,或染有胆汁,表明囊肿与胆管相通;囊液量与囊肿大小有关,多者5 000ml或以上。囊肿周围肝细胞因长期受压,可发生变性和萎缩。囊壁在病理组织上分为三层,即外壁层、纤维壁层和内膜层。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在国外较为罕见。然而,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已认识到其并非少见。国内1980~1989年解放军总医院用CT检查250例肝病患者,发现39例肝囊肿。1987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报告2 679例肝CT,发现非寄生虫性肝囊肿320例,其发病率远远高于未应用CT扫描的统计数字。

    分型

    孤立性肝囊肿 多见于肝左叶前下方表面,偶为带蒂囊肿,亦可完全位于肝内,直径一般为1~15cm。通常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多见于女性。早期病人无自觉症状,直至中、老年期随着囊肿的长大,始被查出。笔者12年期间(1984~1996)共诊治66例,男(43例)却多于女(2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8岁,31~70岁47例(71.2%)(1)。并发症可有感染、梗阻性黄疸、出血、破裂穿孔、蒂扭转或恶变等,致使病情加剧,需作手术处理。肝B超和CT检查显示肝囊肿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规整,囊壁一般较薄,囊内显均匀液性暗区,偶见分隔。本病需与肝囊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通称包虫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鉴别。幼儿先天性肝囊肿亦可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混淆。

    多囊肝 指肝内有无数大小不等的囊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86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