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345
沪享互助 粤来越好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期(总第2254期 2006.01.02)
     自从1999年7月,国家确定了社区卫生发展的思路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在不断增加。6年过去了,社区医院的发展如何,其发展方向又在哪里?记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较好的上海、广州进行了采访,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上海:走出社区医院的特色

    ■驻沪记者 朱茜

    1997年,上海市政府针对市民就医难等问题,提出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概念。所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指,根据人口地域分布和应完成的社区卫生服务量,按1∶1000或1∶1500的比例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地域分布以基本覆盖1平方公里范围(或步行10~15分钟可及)为准,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

    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全市19个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共设立9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郊区也已将127个乡镇卫生院改造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2251个中心村卫生室。在上海各大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点都已经布得很广,附近居民只要步行10~15分钟,就会有一个卫生服务中心。在记者的走访中,几位院长的描述,也许可以是这些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长”的最好见证。
, 百拇医药
    宝山社区——聊天护士

    从原先的一级医院转制为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和“服务”两个概念被着重提了出来。而对于医院的医生来说,坐在门诊室里等待病人的光顾,这已经是被淘汰出局的理念了。在这一点上,闸北区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陈继根颇有感触。

    “医生必须走入社区,与居民、病人融为一体,不仅仅是看病,还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只有医生的理念转变了,病人的理念才会转变过来。”陈继根说。于是,宝山社区服务中心率先提出了“三站式服务”的概念,即医生要在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站点和病人家庭中开展服务。

    在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医生都要走到社区去。一个医生一周除了坐2天门诊外,还有2天必须前往下属服务站点,而另2天,就必须下社区。还必须在3个月时间内,对所属分管区域内的居民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为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做定期回访。让居民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生的上门服务。
, 百拇医药
    除此之外,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聊天护士”也是其一大服务特色。陈继根告诉记者,医院的病房里时常会有一些老人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悲观,他们脾气烦躁,不配合医生的治疗。由此,护士们就利用下午空闲的时间到病人床前陪他们聊天、读报,甚至唱唱跳跳。

    事情的转机往往就出现在聊天所创造的和谐中。美丽的“聊天护士”马溢欣曾经“聊”过的一位病人——62岁的薛志康因为脑梗瘫痪在床,以前身体强壮又是单位领导的他一下子无法接受这巨大的心理落差,觉得自己成了“废人”,于是有时脾气暴躁乱发火,有时又沉默寡言不理人,好在小马一次次带着亲切的微笑向他讲述康复治疗的办法,并不断鼓励他,渐渐地“坚冰融化”了,他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半年后,他终于可以扶着墙慢慢走路了。

    而72岁的病人齐爱兰说:“聊天护士比‘安眠药’还要灵光!以前每天晚上我都要吃两颗安眠药才能睡着,现在有人陪我聊天,心情开朗多了,睡觉也踏实了。原来,齐妈妈什么都不缺,就是小辈忙,没人说话。齐妈妈最爱拉着护士回忆她年轻时的美好时光,这样的聊天虽然并不能减轻她身体上的病痛,但聊天护士给了她许多温暖和慰藉。
, 百拇医药
    “聊天护士”甚至还能用形体语言“聊天”,聊天护士於玉芳说:“对于一些说不出话的老年病人来说,即便只是拍拍他的肩膀他也会非常高兴。你请他吃点东西,他会用眼神表达他的感激”。

    久而久之,“聊天护士”的名气响了,也成了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块招牌。除了床前聊天外,针对那些彼此之间有矛盾的病人,中心还专门设立了聊天室,以融合病人与病人间的关系。随后,聊天护士也开始走入社区,与社区内的居民进行交流,并把饮食疗法、保健知识同时带进了社区。

    欧阳社区——老人是重点

    上海社区最大特点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近日一项有关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选择就医地点首先考虑的还是距离,有50%的老年人愿意在社区卫生站或医务室就医。对于老年人来说,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每次都跑到大医院就诊,不仅治疗费用会很高,还需要耗费很多精力。

, http://www.100md.com     于是,把老年人作为服务重点,成了沪上众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识”。而欧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一点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欧阳社区服务中心院长倪卫国分析认为:相比年轻人,老人在身体素质和抵抗力方面都存在着更多的不足,特别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从这个角度讲,老年人一般都有“大医院崇拜”情结,因为他们脆弱的身体需要一流的医疗条件来呵护。虽然主观上老人存在“大医院崇拜“的心理,但在客观上,大医院却很稀缺,一流的医疗服务离太多需要及时救治的老人实在很远。所以,对于老人来说,选择身边医疗水平并不高的社区医院,以确保生病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只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决定。

    由此看来,老人看病既要与时间赛跑,又要求有较高的治疗水准,这就需要社区医院提升自己的可信度,让老人放心在那里就医。

    离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是欧阳社区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服务项目。在整个欧阳社区,80岁以上的老干部有125人,其中有20个为独居,生活不能自理者有59人。
, 百拇医药
    于是,欧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原有“老干部医疗保健部”的基础上,为老干部开设“社区健康干预网络”,为其提供挂号、诊治、检查、收费、配药等“五优先“服务。2003年起,欧阳社区与同区的三级医院——岳阳医院签订了一份双相转诊协议,凡是在欧阳社区就医的老干部都能视情况到岳阳享受医疗服务。

    正是有这样针对人群的特色服务,让欧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名气越来越响,于是,在上海除了华东医院老干部医疗服务这一块牌子外,欧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了“价廉物美”的又一块招牌。而外区前来就诊的老干部也日益增多。

    临汾社区——“后移”服务

    业内专家认为:癌症患者在生存期内,主要的生活区域在社区而不是在医院,如果能够不出社区就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指导,无疑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是十分有益的。

    社区医疗和社区康复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二三级医院都难以具备的。于是,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临终关怀服务”可以说就是将服务中心“后移”。这正是癌症病人及其家属迫切需要的。
, 百拇医药
    在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病区,里面的病人都是一些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的人。“如何让他们走得安详些,走得少些遗憾,这是我们所倡导的。”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庞连智说。

    在这个病区中,医生并不会给病人用名贵的药材,除了一般的医疗护理外,医生给病人提供最多的还是心理上的指导和安慰。庞连智说,人对于死亡都有天生的恐惧,而临终病区内,医生从不会对病人隐瞒他们的病情,而是指导他们如何去正确地面对死亡。在那里,医生和病人往往都是朋友的关系,他们要用自己的精神去感染这些即将离去的病人。

    于是,这种以癌症俱乐部的形式组织癌症患者交流病情和医疗康复经验的办法成为了癌症患者走出孤独、摆脱抑郁的最佳方式。专家们认为:这不单纯是癌症患者的一项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医疗康复手段。因为与有着同样疾患的居民聚在一起,自然会产生共同语言,在倾听他人的同时也能够清醒地审视自己,同病相怜可以转化为斗志,互相的鼓励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增强了生存的信念,癌症患者自强不息的求生愿望会得到整体提升,生理上痛苦和心灵上的创伤会得到缓解和弥补……这些微妙的变化在只有2~3人的病房中是难以体现的,得到的效果甚至优于药物治疗。也只有在社区才能够实现这种形式的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中扮演了发起人的角色,协调场地和时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完美的诊疗计划必须包括院内治疗和院外的随访,直至患者痊愈,癌症则要以死亡为终点,这也是大中型医院所做不到的,而这恰恰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两者可以实现有机的结合。社区全科医生通过恶性肿瘤报告登记管理系统,掌握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全部情况,通过定期的随访,核实病情、了解目前病情的发展,判断患者医疗和康复的需求水平,及时提供社区可及的服务。当癌症患者需要出社区就医时,可由社区医生直接与上级医院交待既往病史和目前情况,做好衔接工作,当好“二传手”,使信息“保真”。

    也就是本着这种明确的“服务”理念,让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WHO上海市老年保健中心的合作基地,这个临终关怀病区也同样作为临汾的招牌,吸引了本社区以外的一大批病人。

    广东:期待好政策眷顾

    ■本报记者 魏赟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于2005年8月成为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下设了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之一的西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9月20日正式挂牌成为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它的特色在哪里,为什么能成为示范中心?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是怎么克服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寻答案。
, 百拇医药
    挖掘预防保健和康复的潜力

    西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绿色招牌挂在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淡红色的墙上,显得很醒目,中心就在门诊楼的旁边,每一个科室都整洁明亮。儿童预防保健科在中心大门的右侧,科室的门被漆成了绿色,上面还点缀了几朵小红花,旁边贴着一纸告示,粉红色的纸上详细地写明了儿童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绿色、红色、粉红色,这些细节上的装饰为一个普通的角落点缀了些许童真,乍看和幼儿园还有几分相似,看来中心的医务人员用了不少心思。

    这么做当然有这么做的理由,据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分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院长介绍,预防保健包括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以及老年保健等方面,这一块发展潜力比较大,因此中心有意识地加大了防保的工作力度。他们首先改善了服务环境,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医护人员有问必答,微笑服务,以吸引“回头客”;其次在设备投入方面也有所偏重,增添了电脑和信息化设施。2005年,仅在防保方面,该中心服务人次就比去年增长了近40%,预防接种门诊的门诊量平均每天超过了200人。预防保健门诊还通过了广州市计划免疫规范门诊的验收,是整个荔湾区惟一的一家。
, http://www.100md.com
    康复治疗也是该中心的一大特色,仅康复按摩中医中药方面的医务人员,就有7位具有中级职称。该副院长介绍说,中心引进了一个副主任医师,他的按摩手法很有技巧,被誉为手到病除,口口相传吸引来的病人排起了长龙,直到中午下班都还忙不完,这种情形在其他中心是很少见的。病人多了,收入也会有所增加,这对其他医务人员也是一种激励。

    一直以来,居民对建立健康档案的兴趣不大,该副院长则另有想法,他想申请一项广东省高血压方面的课题,利用中心为居民建档的机会,对辖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筛查,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家族史,饮食结构、日常锻炼等,对其进行分期评估,根据有没有合并症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用药,并指导居民进行非药物方面的治疗。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医务人员以及中心在居民心中的地位,还有利于建档工作的开展,让建档工作能有实质性的收获。他还想把这一套做法在中心推广开,“现在居民拿着医保卡,在哪里都是量一量血压,开点药,我们要做到居民要到我们这里量血压,就要完整分析个人的病情,让居民觉得,这个医生不错,肚子里有‘货’,然后愿意接受我们的服务。”该副院长幽默地说。
, http://www.100md.com
    有坚实的后盾

    西村、南源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个坚实的后盾——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两个中心的顺利成长奠定了基础。

    该副院长介绍说,依托二级医院,中心的人员素质、规模、设备条件都会好一点,因为二级医院要求必须有一定的病床数,这对人员的要求就更高,门诊量以及病种都会丰富一些,而行政后勤一块亦有医院统管,资金的压力就小一些,购买设备的时候,医院也会给予支持,所以中心能够顺利度过襁褓期。现在荔湾区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心挂靠到二级医院,在人员、经济成本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优势。

    荔湾区政府的投入也为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荔湾区在创建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示范中心时,投入了近一个亿,中心的用房、装修、租金、设备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政府都有不小的投入,就第二人民医院的两个中心,2005年区里已经下拨了300万元,广州市下拨了100万元,区卫生局还按照辖区人口10元/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补贴标准下拨给中心,而且中心还获得了医保资格,这些资金和政策都为中心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百拇医药
    他给了记者一组数据,2005年两个中心的全年收入与2004年相比,增长率超过10%,家庭病床数和护理收入的增长率都超过了25%。

    还需要政策的支持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该副院长希望,政府的政策导向如果能够再向中心倾斜一点,“有了好政策,它的发展会更好。”

    该副院长提及了广州市海珠区、越秀区、荔湾区三个老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问题,由于历史原因,这三个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还属于集体所有制,因此不能享受到国家的差额补贴,这一笔资金对于解决社区发展中面临的资金问题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希望,编制问题能够尽早解决,这样对于稳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队伍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该副院长还希望对医保家庭病床定点中心的限制能够放宽一些。现在广州市规定,一个区,只能有一个中心能够设立医保家庭病床,没有这个资格,家庭病床就需要病人自费,这个花费让一些医保病人望而却步。这个限制如果能够放开,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元旦特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