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799
两个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6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7期(总第2260期 2006.01.16)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丁继明透露,他在接手城关卫生院以后,发现医护人员的工作心态不是那么积极。为此,他利用人事调动权将几个医生从卫生院调到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时丁继明的想法是,在服务中心上班,医生除了继续拥有财政拨款的80%工资以外,每个月在服务中心还可以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服务中心病源多,医生有很多提高技术的机会,按理说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让他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有人“不乐意”。他了解到,不乐意的人是嫌服务中心的工作太累、纪律太严,有些不适应。这让丁继明哭笑不得,如果连这么一点变动都不能接受的话,他不知道下一步的工作能不能顺利进行。

    如果说旧体制下的某些弊端养成了卫生院的人“养尊处优”的惯性,而突然进入一个纪律严明的环境以后“水土不服”,那么,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依然留在某些人头脑中所谓的“有保障”的观念——这个“有保障”是指政府给予的80%拨款工资。对于他们来说,干不干活,这份工资都不会少;就算干得多,其余的20%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笔者认为,政府对卫生院医生给予80%工资的财政拨款,其初衷是保证员工的利益,如果这些福利保障被屈解为消极怠工的一个理由,那是相当令人遗憾的。

    政府推行的这项人事改革的同时应该还要放权,让这些接手卫生院的新院长们至少可以对那些“不听话”的人给予一定的压力,唯有如此,上述问题才可以真正得到解决。

    笔者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新院长给医生们“定任务”的做法会不会让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择手段”,毕竟之前他们还没有过这样明确的任务重担,倘若不能完成任务、又不甘受罚,有没有可能出现违规诊疗现象,而这无疑更违背了政府振兴卫生院的初衷。 (汪言安)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3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