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与中医
编号:10864904
从华佗麻沸散说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77期
     《三国演义》第78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写到曹操患了头风病,头脑痛不可忍,急传圣旨遍寻良医治疗,然而终不见效,众官皆忧。华歆向曹操推荐了华佗,说“华佗医术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灸,随手而愈。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洗毕,然后以药线缝口,用药敷之。或一月或二十日,即平复矣”。于是,曹操派人星夜请华佗来诊治,酿出了“神医身死”的悲剧,曹操因无医救治,也因头风而死,这是后话。

    《三国演义》中的麻肺汤或麻肺散,即医学书上的“麻沸散”。麻沸散并非罗贯中的杜撰,它源于《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上面写道:“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华佗的这个发明决非偶然,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战争时代,必然有许多战伤。由于缺乏麻醉药,外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十分痛苦。华佗为了解除人民的疾苦,刻心钻研医学古籍,并勇于实践。他根据《神农本草经》中关于乌头、莨菪子、麻蕡、羊踯躅等功效的记载,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造了麻沸散。这是几种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组成的一个复方,经过多次试验,确有良好的麻醉作用。华佗又从多喝酒能使人醉而不省人事中得到启发,将麻沸散和酒在外科手术前一起吞服,加强了麻醉效果。这一方法在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据记载,华佗曾用酒服麻沸散做过肿瘤切除、胃肠吻合等手术。
, 百拇医药
    非常可惜,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麻沸散的配方,以致它的药物组成,至今还是一个谜。不过据现代研究,麻沸散的主药是莨菪子。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莨菪子“多食使人狂走”。莨菪子是莨菪的种子,“狂走”是由于服了一定量莨菪子之后,发生了麻醉作用而出现神智错乱的现象。现在,人们已经弄明白了莨菪子中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碱。东莨菪碱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应用较大剂量后,可产生催眠作用。《神农本草经》还记载了“乌头”,说“其汁煎之,名‘射网’,杀禽兽。”可见乌头也具有麻醉药的作用。

    宋代以后,文献中屡有记载的曼陀罗花(又称风茄花、洋金花),是中药麻醉中常用的药物。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公元1146年)简要记述了曼陀罗花的麻醉功效,说“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后来,李时珍亲自试服了曼陀罗花,进一步证实了它的麻醉性能。曼陀罗花之所以能产生麻醉作用,通过现代科学实验,明确了其有效成分是东莨菪碱。

    临床麻醉学是外科发展的开路先锋。近三四十年来,临床麻醉学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外科手术的发展,并为外科手术深入到人体各个“禁区”创造了条件。如低温麻醉、控制性低血压、体外循环技术的开展,使许多复杂的心脏血管手术、颅脑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使无数患者因手术治疗而重新获得健康。

    现代临床麻醉学,与华佗的麻沸散比较,已发展得今非昔比了。它还将继续创新,并推动外科学的发展。, 百拇医药(段振离)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