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军医学杂志》 > 2005年第1期
编号:10860080
结节病误诊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海军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
     [关键词] 结节病;误诊

    结节病临床少见,无特征性表现。我院曾确诊1例曾误诊为腮腺混合瘤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左耳后下部包块2年”于2004年5月10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意间发现左耳后下部有一指甲大小包块,无痛,无破溃、流脓,生长缓慢,近半年来包块迅速增大。无耳鸣及听力减退,无发热。曾进行抗炎治疗,但效果不佳,遂入院治疗。患者16年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脑垂体瘤”。查体;左耳后下方可触及4个大小约3cm×4cm、2cm×2cm、2cm×2cm、1cm×1.5cm大小肿物,移动度小,左侧腮腺区肿胀。初诊为:①腮腺混合瘤;②腮腺混合瘤恶变;③颈淋巴结肿物,性质待查。蝶鞍区CT示:鞍区占位垂体腺瘤可能性大。给予手术治疗,术中取部分肿物送快速病理检验,病理回报为良性组织。遂行功能性颈廓清、面神经解剖及腮腺、颈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腮腺、淋巴结)结节病。1周后治愈出院。嘱患者出院后每日口服强的松40mg,1周后开始减量,缓减,服药半年,定期复查。出院1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迹象。

     2 讨 论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特征为病变部位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积聚、活化和非干酪性类上皮肉芽肿代替正常组织结构。它多发生于肺、皮肤、眼,较少发生于肝、脾、肾、骨髓、浅表淋巴结、腮腺及神经系统等。

    腮腺结节病多为隐匿性发病,大多无明显症状,多为无意间发现腮腺区肿块,可长期无变化或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临床上易误诊为腮腺良性肿瘤或良性肿瘤恶变。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腮腺结节病往往是全身结节病的局部表现,如其他部位无病变,极易误诊。有腮腺病变时要注意肺、淋巴结及其他腺体有无病变。病理检查是确诊结节病的唯一方法。本例结合病理考虑原垂体瘤应为垂体结节病。

    颈淋巴结结节病应注意与淋巴瘤相区别。淋巴瘤多发于30~40岁青年男性,常有全身乏力、消瘦、发热等症状,颈部常可触及肿大、质硬、融合成团的浅表淋巴结。累及前、中纵隔,胸骨后淋巴结常有转移。当侵及肺门时,以双侧气管旁淋巴结肿大为主。当淋巴结融合时,上纵隔向双侧显著增宽,轮廓清楚,呈波浪状,密度均匀。当侵及肺与胸膜,发生胸腔积液(75%),确诊后采用放疗和化疗来治疗。而结节病好发于45~50岁女性。1/4患者无症状,常见症状为咳嗽、胸闷、气短、发热等。累及中纵隔、肺门,胸骨后淋巴结较少累及。侵及肺门时双侧肺门对称肿大,淋巴结呈土豆状。确诊后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1] 。

    结节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诊断在临床上较困难,缺乏特异性。尤以颈部结节病在临床很少考虑。因此要求临床医师拓宽对结节病的认识,以免误诊。一旦确诊本病,应首选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洪武.近20年我国结节病临床与研究现状[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2,15(1):37.

    (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本文编辑:彭润松)

    (收稿日期:2004-07-21), http://www.100md.com(娄丽娜,马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