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骨质疏松症
编号:10864848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有优势 访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李恩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78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骨质疏松症有何特点?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如何预防和治疗?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李恩教授。

    李恩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表现为骨矿含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骨的韧性降低,轻微外伤便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有5个特点:一是发病率高。骨质疏松症是代谢疾病中发病率之首,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男性约为20%左右,60~70岁妇女有1/3患骨质疏松,而80岁以上可高达2/3的人患骨质疏松。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而我国估计骨质疏松患者有6000万~8000万;二是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多种的病症,是一种多原因多果的表现;三是治疗方法的多样;四是死亡率高。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就是骨折,而且是多部位、多次性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需长期卧床,带来了许多并发症,死亡率为15%~20%;五是花费高。国内没有确切数字,而美国每年为此耗资100~150亿美元。

    他说,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为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为II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见于8~14岁青少年,与遗传有关)。

    中医学从五脏功能变化认识骨质疏松发病,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藏精”、“肾其充在骨”、“肾主身之骨髓”等。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在于整体调节。与西药相比,是多环节、多靶点相关集合作用,且很少有毒副作用。

    他们进行补肾中药复方防治骨质疏松课题的研究,曾3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立项,历经20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一项科研成果,发现“抗骨松”牌丹杞颗粒在整体调节方面,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促进钙向骨内转移和骨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骨矿化和增强骨韧性;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维持血钙浓度;延缓卵巢功能早衰,促进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平衡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对继发性骨质疏松有标本兼治作用。如肾病、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从肾论治、对原发病和骨质疏松均有辅助性治疗作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

    李恩说,骨质疏松发病率高,关键在于预防,而中医药对该病的防治有不少优势,前景广阔。, http://www.100md.com(周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