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 2006年第1期
编号:10865340
1例骨肿瘤切除异体骨移植围术期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
     近年来,随着肿瘤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渗透发展,肢体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已逐渐在国内外普遍开展,为患有恶性骨肿瘤的患者延长了生存期,保存了肢体功能,保护了患者的心理人格需求。在保肢外科中,切除肿瘤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很多,应用同种异体骨来修复骨缺损是修复重建外科近几年的创新成果。提高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9岁,因左大腿下段肿胀、不适3个月入院,诊断为左股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下段肿瘤切除、异体骨植入外固定架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生素常规治疗。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及渗出。病理诊断:左股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经2年随访,异体骨与宿主骨连接愈合生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心理健康。

     2 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整个过程。肿瘤患者一旦确诊往往产生忧郁、烦躁不安、恐惧等心理状态。首先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鼓励安慰患者,简要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和治疗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顾虑,稳定患者情绪。介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目前国内的治疗水平,使患者信赖医护人员,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

    2.1.2 加强营养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及修复愈合能力,预防感染性疾病。合理饮食,供给机体足够热量,以增强患者的体质。

    2.1.3 皮肤准备

    为预防异体骨移植术后感染,术前3天洗澡更衣,用肥皂水清洗手术部位皮肤,术前1天用肥皂水清洗手术局部皮肤,备皮,小心避免划破皮肤,用无菌纱布包扎。

    2.1.4 术前适应性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卧位、睡眠调适、疼痛表述、训练床上大小便、有效咳痰、深呼吸等锻炼,避免术后不适应。

    2.1.5 其他准备

    术前备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

    2.2 术后观察护理

    2.2.1 体温的观察

    术后体温变化是机体最敏感的反应之一,为可能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组织深部切口感染等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观察时注意要体温表、环境、时间、测量部位固定,记录完整清楚。

    2.2.2 患肢护理

    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颜色、皮温、感觉)及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注意肢体的保暖及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或减轻肿胀。

    2.2.3 术后局部伤口的观察

    术后切口内放置引流条,目的是将伤口内积血及时引流出来,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详细记录;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

    2.2.4 免疫排斥反应的观察

    免疫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1)切口溢黄色分泌物;(2)体温持续性中度或高度发热;(3)切口局部组织肿胀、疼痛;(4)实验室检查,血中黏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增高,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循环免疫复合物及特异性抗体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2.2.5 功能锻炼

    可靠的固定是功能锻炼的基础。患者术后应用外因定架固定于功能位,无明显疼痛、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2天拔除引流管,摄X线片,判断异体骨的位置,如无特殊问题,在床上可以进行股四头肌、臀大肌、臀中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张力,避免肌肉萎缩。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部静脉血栓的发生机会。锻炼应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频率逐渐增加,以患者不感到疲劳、患处无疼痛为原则。早期避免负重,摄X线片显示异体骨与宿主骨连接愈合后可开始适当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以免发生异体骨骨折。

    3 讨论

    骨肿瘤切除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是修复重建外科近几年的创新成果,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心理护理、专科观察护理技术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保障。经采用系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单位: 261021 山东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骨科研究所

    (编辑:宋青)

    (收稿日期:2005-10-09), 百拇医药(王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