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474
HIV治疗市场隐现新希望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6期(总第2269期 2006.02.10)
     美国Gikead公司日前称已经完成了其口服艾滋病治疗药GS 9137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并计划于2006年大规模发起有关该品的Ⅱ期临床研究。面对众多新型HIV治疗药物在开发过程中步履维艰的现状,该品的顺利晋级显得颇为珍贵,让人类在对此类药物的开发中看到了些许曙光。

    美国Gikead 公司日前称已经完成了其口服艾滋病治疗药GS 9137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并计划于2006年大规模发起有关该品的Ⅱ期临床研究。该品为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由Gikead 公司从日本烟草公司(Japan Tobacco)受让得到。此次本品成功进入Ⅱ期临床研究不仅在药物开发史上是一个成功,更重要的是,面对众多新型HIV治疗药物在开发过程中步履维艰的现状,该品的顺利晋级显得颇为珍贵,让人类在对此类药物的开发中看到了些许曙光。

    失望中冀望三大抑制剂

    在病毒耐药现象不断升级的今天,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有多种药物治疗史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无效的例子已不胜枚举。先前,人类在对艾滋病治疗药物的开发中,将包括口服CCR5抑制剂在内的创新药物定位成辅助治疗药,但随后的研究结果却不甚理想,从而使人类不得不重新评定包括Gikead 公司的GS 9137在内的成熟侯选药物在艾滋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 百拇医药
    近年来,虽然新型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数量在不断下降,但是由HI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导致艾滋病的发病率却呈持续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尽管人类一直在与艾滋病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但艾滋病的治疗进展却远远跟不上HIV感染的发展步伐,而病毒耐药现象的频频发生更使得艾滋病的有效治疗难上加难。因此可以说,如今对于药物相对“匮乏”的艾滋病治疗市场来说,有效的创新药物已成为燃眉之需,而如何抵抗病毒耐药的侵袭也成为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研发焦点,针对这种现状,人类只能寄希望于侵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整合酶抑制剂和成熟抑制剂(maturation inhibitors)的开发,期望它们在上市后可作为对多种药物耐药的患者的三线治疗或晚期治疗。

    侵入抑制剂已成为抗艾研究的一种趋势

    侵入抑制剂是一种新的实验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它拥有近乎神奇的作用机制——可靶向作用于病毒的附着点及侵入口,从而有效地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2003年,全球首个侵入抑制剂、由瑞士罗氏公司(Roche)的恩夫韦地(enfuvirtide,Fuzeon)上市,它也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惟一的侵入抑制剂类药物。
, 百拇医药
    由于侵入抑制剂能够产生较好的疗效,且仅具有更轻微的不良反应,同时还能与经典的抗HIV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因此已经成为抗艾滋病药物研究的一种趋势。近几年,许多制药公司已将HIV药物的开发重点纷纷转移到此类药物上来。现阶段,在研的侵入抑制剂类药物主要包括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Pkough)的vicrivioc、辉瑞公司(Pfizer)的maraviroc和葛兰素史克公司(GkaxoSmithKkine)的apkaviroc等。然而,由于上述开发商中已有2家的产品在Ⅲ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具有肝脏毒性,从而为其开发前景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整合酶抑制剂:肩负重任,备受瞩目

    整合酶抑制剂是另一种新的实验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它的靶目标是整合酶,HIV就是利用该酶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整合到受感染的细胞中。整合酶抑制剂可以通过引起整合酶结合部位的变异在体外显示出抗HIV活性,并可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产生协同作用。之前,日本盐野义公司(Shionogi)和葛兰素史克公司(GkaxoSmithKkine)联合研制开发了全球首个用于艾滋病的整合酶抑制剂S-1360,虽然该产品已经通过了Ⅰ期临床研究,但其开发却在Ⅱ期临床阶段惨遭滑铁卢,并于2003年停止了研究开发。现阶段,在整合酶抑制剂研究领域,处于成熟阶段的就是Gikead 公司的GS 9137了,于是,在肩负巨大重任的压力下,该品开发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就不可避免地备受瞩目。

    现阶段,虽然该品仍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其未来的开发前景还未知可否,但由于整合酶抑制剂代表了HIV治疗重要的新希望,且关于此类药物具有潜在毒性的说法仍充斥着其开发的整个过程,因此,如今GS 9137顺利进入Ⅱ期临床研究阶段对于HIV药物的开发来说不啻为一线新的希望。尽管如此,我们不可否认,将此类药物成功地开发入市,使其有效的对抗HIV病毒,人类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6期, http://www.100md.com(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