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544
中药产业区域投资持续见热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7期(总第2270期 2006.02.13)
     中药产业区域发展格局专题

    西药研发的日渐“难产”,而以“自然疗法”为特点的天然药物产业又似乎更具有新药开发潜力,因此,天然药物产业逐渐成为了业界视角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制药产业。在自主创新成为现时期产业国策的背景下,我国中药产业也顺理成章地获得了业界的青睐,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中药产业的战略地位,纷纷通过政策引导,有意识地培育和发展中药产业。

    前不久,辽宁省发布了《辽宁省工业产业重点技术及产品攻关指南》,在重点攻关产业中单立有“现代中药”的发展指南;在四川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与会代表提交了落实保护和发展四川中药产业的议案;广东省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省2005年的中药产销量突破9万吨,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并预计今年仍以较高的速度继续增长。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中药产业是我国少数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近年来,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中药产业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区域层面上,虽然很多省市均对中药产业的成长给予了侧重性扶持,但是由于历史沿革、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政务环境的差异,各个不同省区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而且,随着中药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省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的分化也日益显现。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分析中药产业的区域发展格局,对于客观、准确地认识中药产业的现状,以引导竞争优势向优势区域和企业集团集中,进而推进我国中药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百拇医药
    产业地位日益强化

    据预测,今后10年全球药品销售年增长约7%,2010年将达到70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其中,随着全球“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人们对化学药品副作用的认识更进一步加深,中药的优势和特色日益受到重视,最直接的表现为:国际植物药市场的增长势头更为迅猛,大约在现有每年销售额300 亿美元的基础上,以平均10%的年增长率递增,10年后销售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因此,中药产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这为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发展的契机。

    我国将在21世纪加快开展以医药产业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战略调整。政府对中药产业给予大力的侧重性政策扶植。从发展目标上,通过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等长期战略,致力于扶持、培育一批中药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将推进中药产业发展作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

    另外,在区域层面上,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中药产业的战略地位,纷纷通过政策引导,有意识地培育和发展中药产业,例如:贵州、江西、北京、吉林以及四川等很多省份均将中药确定为地方的支柱产业。
, 百拇医药
    国内投资持续增长

    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十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政府的这种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提高了投资者对中药产业的利润预期,提高了产业吸引力。国内一些行业的投资界普遍看好中药产业,金融、证券业纷纷抢滩中药高技术项目,一些大企业的风险基金甚至也开始投资于此。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资中药作为企业转型和扩展经济规模的新方向,来自烟草、房地产、日化等行业的大量投资正流向中药领域。2003年,福建省房地产业共计投入20亿元启动制药企业的资产重组。上海家化、复星实业和绿谷集团先后在中药行业大举投资;清华紫光、青岛海尔等企业开始向中药领域扩展;石家庄制药集团、深圳海王药业等许多化学制药厂商也开始投资和开发中医药。

    国际资本不断涌入

    中药业源于中国,核心市场也在中国。中药产业因最具投资价值,而成为国际医药产业投资资本追逐的新热点,大冢、津村等日企纷至沓来,许多全球著名的大型跨国医药公司也已进入我国市场。他们大多采取收购或入股国内已有的有潜力制药业的合作策略。
, 百拇医药
    法国第三大制药企业——施维雅公司更是在 1979年就已经进入我国;2004年1月,罗氏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在传统中药上寻求突破是该中心大力促进的研发领域之一。2003年10月,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兴建的工厂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造企业——津村制药的中国战略开始实施。在该合资企业中,津村药业占63%以上的绝大股,这是我国第一家外资占绝对控股地位的中外合资中药企业。

    此外,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财团也已开始在我国内地发展中药科技基地。新世界集团、和记黄埔、李锦记等财团均已分别进军四川、上海和广东等地的中药业。近年来港澳台及外商投资资产总额累计已达103亿元。截至2004年底,外商及港澳台企业165家,占全部中药企业的比重达14.2%。

    资本对中药行业的关注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无不反映其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的战略意图和决心。活跃的投资行为也为中药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并不断引领和影响中药产业区域格局的形成及演进。
, 百拇医药
    产业创新投入薄弱

    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经营模式是医药产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其关键环节在于强化研究与开发,强化营销体系。然而,目前我国中药产业仍然存在创新投入薄弱等问题,广告仍是竞争主体谋求产品差别化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主要手段。

    附图及表1所反映的是2002~2004年中药行业的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销售收入)、广告费用率(广告费/销售费用)以及研发强度指标(研发费用/销售收入)。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研发强度指标可以近似地反映和评价对“哑铃”两头的关注程度。

    对比中药产业近年来的各项指标可见,销售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研发费用。这说明:在目前营销差异化和研发差异化并重的时代,我国的许多中药制药企业却远未能跟上这种两头并举的战略模式的转型。

    产业区域结构趋同化
, 百拇医药
    与产业区域分布结构直接相关的一个概念为“产业区域结构趋同化”,所谓产业区域结构趋同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在动态演变中呈现出的某种相似或共同倾向。在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产业的区域差异趋于缩小,产业的地域特点不明显。各地区产业门类齐全,并追求自成体系,主要行业和产品生产的空间分布均匀化,集中度下降。

    由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长期追求小而全,重复建设十分严重,造成地区产业、产品结构趋同。近年来此情况虽有改善,但特色经济、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不明显,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的体制和机制没有形成,区域结构趋同化十分严重。

    在产业区域层次上的中药产业领域,结构趋同现象广泛存在。这一点通过区位商的标准方差(LQS2)指标分析体现得非常明显。区位商的标准方差主要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各区域之间专业化水平的差别程度。LQS2越大表明该行业的区际分工程度越高。根据文献中提供的评价标准,当 LQS2>5时,则可以认定该产业的区域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当LQS2<0.5时,则认为该产业在各个区域均衡分布,区域差距不明显,产业区域结构趋同。

    从附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相近。前几年的LQS2远小于5,这说明在省区层面存在非常明显的重复建设和区域结构趋同。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一个在区域水平上的缓慢集中过程,这也是在投资大量涌入、产业迅速成长的外在表现下,中药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体现。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7期, 百拇医药(本报特约撰稿人 傅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