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0870638
《伤寒论》“辨某某病脉证”辨的是什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86期
     笔者研读《伤寒论》,认为仲景“辨××病脉证”辨出来的是病机,而不是什么“证”。现不揣浅陋,略述如次,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本条病属“太阳”,脉为“微弱”,证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通过辨病、辨脉、辨证,得出“此无阳也”的结论,治则是“不可更汗”,方用桂枝二越婢一汤。

    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本条通过辨病——“伤寒”、辨脉——“寸口脉浮而紧”、辨证——“腹满谵语”而得出“此肝乘脾也,名曰纵”的结论,“治”用“刺期门”的方法。

    第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本条开宗明义即指出病为“少阴”,脉象表现为“弦迟”,证有“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且“始得之,手足寒”,仲景通过病,脉、证的辨析,认为可以诊断为“胸中实”,应因势利导,以“吐”而去其“实”,并特别告诫“不可下也”。若病人的症状表现不是“复不能吐”,而是“干呕”,此时就变成了“膈上有寒饮”而不是“胸中实”了,“不可吐”,当用“温”法以振少阴阳气而化饮,方用四逆汤。
, 百拇医药
    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本条论述病、脉、证竟然有序,病属伤寒,脉显滑象,证见四肢厥冷,通过辨病、脉、证,仲景诊为“里有热”,方用白虎汤。

    通过对以上四条的分析,仲景“辨××病脉证”辨出来的的是病机,而不是证。病机又称病源。仲景《自序》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就是最好的内证。

    不客气地说,现代治《伤寒》大家,可以说几乎不认识到这一点。如刘渡舟先生自己曾说:“我认为,一部《伤寒论》经过归纳分析研究之后,极为清晰、极为醒目地突出了三个字,也就是:证、治、辨而已矣。证与治是指方证,即《伤寒论》中的方证与治疗……方与证的对应,比类相附之际,张仲景慎思之、明辨之,有机地、也很巧妙地揉进了辨析证候的理论与思想方法。它的作用能把僵化的病症,变成了活的灵魂……能于指顾之间,辨出了寒、热、虚、实各种证候。”

    其实,清代沈明宗在《伤寒六经辨证治法·门人问答》中早就有云:“何谓病机……仲景书中悉具,但汝辈未曾看破此关,仅知六淫感入经络、脏腑、营卫、阴阳,则显经络脏腑、营卫阴阳之证,不知证虽显,而机则不停,且有进退流伏不一……如太阳阳明之脾约,乃病在太阳,其机先向太阴,而正阳阳明、少阳阳明,机亦如是也。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病系太阴,然不能发黄,而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少阴之一身手足尽热,而为太阳病;厥阴呕而发热,为少阳病,此皆脏机向于腑,但从腑而不从脏治也。如太阳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机向少阴,故当救其里;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痛者,乃太阳误下,而机陷太阴;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七八日,热除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皆腑机向脏,不治其腑,治其脏也……皆机留伏不行,机几乎息,故当随其机之流伏施治。正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也。惟邪入胃腑,无所复传之地,但治其本也。如此随机察证,则治病易已探囊矣……胸痹心痛,有肝脾肺肾之缓急,故随机各处一方。痰饮遍流脏腑,上下内外,所以随机设方而治。水气之繁,但随风寒虚实而治。疸证有三,随机虚实处方。杂证繁多,不能枚举……所以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转入阳明,若实者,随机而攻之;其机向于他脏他腑,而无出入之门户,即当随机之和解……故仲景立汗吐下和温诸法,方计二百六十有二,合式其机,当用则用。然机虽转,而方则随其脏腑而定也。有一方能疗数病,或一经之病,而设数方,乃阐机之一动,则成一方;若三五数动,则三五数方,使人见机而立方疗病……后贤徒读其书,顺文注释,不能阐发微妙心髓,令业是道者,执法执方,全无变通,不识进退流动,故治疗不灵。后人刻舟求剑,每经每证,各立一方,所以治之多误……故业斯道,须以《金匮》《伤寒》,参悟圆融,得其进退流动之机,则治病如拾芥,方为深入仲景之堂。”
, 百拇医药
    已故四川现代名老中医陈潮祖先生也独具慧眼,一针见血地指出:《伤寒论》“专论病机条文虽然较少,却又无一不以病机为其根据。”“《伤寒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脏腑病机的具体体现。”“《金匮要略》也是以脏腑经络病机作为基础的。一切证候的产生,都是脏腑功能发生病理改变的反映,根据脏腑病机进行辨证,是本书的主要精神。”

    探讨并还原《伤寒论》“辨××病脉证”的精神实质及本来面目,对我们今天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所谓的“证实质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今学界孜孜以求的“证实质研究”中所谓的“证”是不存在的,而是转换成了研究“病机的实质”。但中医病机术语是以气、阴阳、五行等一些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概念与范畴为基础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用非民族性的实证方法去研究这些民族性概念利范畴的实质,只能证实并已部分证实了其非民族性层次的东西,而对其民族性的内容则是它不能证实,而且也永远证实不了。D2, http://www.100md.com(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