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 信息
编号:11127032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0日
     姚新生 胡 柯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文化遗产,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药复方(或称中药方剂) 是中药用药的主要形式。它基于辩证的思想观点, 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选择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而成, 是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中药复方来源于长期的医疗实践, 是中国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临床价值。由于中西方文化和科研水平的差异, 再加上中药复方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伪科学的内容, 因此中药复方至今尚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为了充分发挥中药复方的优势, 采用现代科技研究中药复方, 阐明复方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有效成分) 及作用原理, 赋与传统医药以现代科学内涵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对阐明与发展中医理论, 将中药复方推向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很有可能是结合国情, 发挥传统医药优势, 进行创制新药的一条有效途径。

     1、1 中药和中药复方
, 百拇医药
    从神农尝百草至今, 中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1995 年的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有中药资源12 807 种, 包括药用植物11 146 种, 药用动物1 581 种, 药用矿物80 种。如此丰富的资源为深入发展中药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在实际应用中, 中药并不单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各味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规律进行配伍应用, 构成了种类繁多的复方。由于组方不同, 各种复方在疗效及副作用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是中药实际应用的最大特点, 也是中药不同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传统药物的不同之处。自古以来, 对于中药复方的论述数不胜数。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收载中药方剂269 首; 隋唐时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载方5 300 首; 唐代王焘撰写的《外台秘要方》载方6 000 余首; 明代朱肃撰写的《普济方》收载61 739 首方剂。自清朝以来, 复方的发展更为迅速。除经典方以外, 还有大量民间流传的验方。据1995 年的普查结果, 共收集到10 万个民间用药单方和验方。由此推算, 中药复方的数量应该是中药总数的十多倍。不只是数量上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民间和临床应用的是中药复方而不是单味中药。实际上, 中医临床药物的治疗经验就是应用复方治疗疾病的经验。
, http://www.100md.com
     2、1 中药复方研究的重要意义

    从1993 年1 月1 日起, 我国政府正式实行化合物专利。从那时起,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任何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研制受专利保护的药物都将视作违法行为。然而, 国内市场上97% 的药品是进口药品和仿制药品, 这样的状况实在令人痛心疾首。是生产其他国家已经过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呢?还是从国外进口药品或者购买国外专利许可证呢?这两种想法虽然可以解燃眉之急, 但仅仅是一时的, 绝非长久之计。于是,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和激励新药研究和开发的措施。但由于这些措施的出台时间尚短, 一时还难以取得显著成果。中国的创新药物出路何在? 实际上, 中国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创新药物的路, 不可能花上数亿美元对数以万计的天然产物和合成化合物进行大规模的筛选, 我们只能走适合于自己国情的创新道路。因此, 研究颇具民族传统特色的中药复方,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药复方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原理, 不仅对阐明中医理论, 将中药复方推向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可能是结合国情发挥传统医药及资源优势, 进行创新药物研究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 http://www.100md.com
     3、1 中药复方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中药复方大多处于中医开方、药房抓药、患者自行煎煮的落后局面。中药复方的生产工艺极其落后,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中药复方制剂品种相对单一, 大多为丸、散、膏、丹, 无法和现代化的制剂品种相适应。而且, 中医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为西方现代医学和药学理论无法理解和接受; 中药复方民间和临床上的药效难以用现代药理模型所验证和阐述。林林总总, 已经成为中药复方走向世界的严重障碍, 中药复方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已经面临着他国染指和瓜分的严重危机。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时, 这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民族的使命感便是越发的沉重。

    虽然多年的探索已经给予我们不少经验、教训和启发, 但是我国中药复方的研究与开发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首先, 中药复方的研究多停留于临床疗效观察阶段, 其疗效和作用原理无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其次, 对中药复方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虽然在逐步地提高和改进, 但绝大多数仅限于对整体动物的观察, 缺乏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 有时所选择的药理模型很难客观地反映复方的主要药效, 无法切实表达复方的临床效用。第三, 由于缺少化学工作者的有效配合, 因此复方中有效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并不稳定, 导致药效学上的重现性较差, 难以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药理作用。第四, 对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基本沿用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仅仅停留在对复方中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或者活性成分研究, 中药只是被作为普通的植物材料, 中药复方很少以一个整体的形式作为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第五, 研究工作中缺少多学科的交叉、协调和综合。正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运筹帷幄和统筹规划, 因此单兵作战无法完成中药复方这么大的系统工程。总之, 就现状而言, 对中药复方的研究仅仅流于形式, 对复方中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知之甚少, 对于正确反映复方临床治疗效果的药理模型亟须考虑和改进, 复方研究尚未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百拇医药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