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866
维生素C涨声欲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21期(总第2274期 2006.02.22)
     近两年,中国优势原料药中间体都面临这样的尴尬——产量销量走俏,价格利润却在下滑。维生素C这个有广泛应用领域、全球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的大宗产品也不例外。

    在长达一年半的价格曲线下落之后,伴随着2006年春天的脚步,维生素C的价格开始在波谷盘整,渐现爬高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是在全球维生素C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小规模生产线失去竞争力,这一点从国内外陆续传来的停产消息就可察觉,更进一步来看,产业整合的新格局即将显现;二是煤、电、气、运(输)、环保等基本工业成本高企,处于在成本线以下的销售价格使生产企业无法长期支撑下去,涨价趋势已珠胎暗结。

    事态的转变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条件成熟,价格必然回升。如今,这个机会点发生在全球维生素供需链处于短暂薄弱状态之际。

    全球产业整合已见分晓

    2005年底,中国两家年产量在3000吨的维生素C产企业——安徽泰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淄博华龙制药有限公司陆续停产维生素C,转而生产维生素C衍生物以及其他附属产品。巴斯夫也宣布于去年年底将对其设在丹麦GRENAA的维生素C生产车间实行停产,据悉,该生产车间的产能为4000吨/年。去年5月,DSM宣布将于2005年三季度正式关闭其在美国新泽西的Bekvidere维生素C原料药厂,该工厂维生素C生产能力高达15000吨。将这些公司停产的产能加起来,大约可以转移出3万吨的生产能力陆续分摊给现在幸存下来的企业。
, http://www.100md.com
    维生素类产品特别是维生素C,是我国医药工业历经几个“五年规划”、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战略性产品。进入21世纪,国内维生素C的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严酷的市场选择,2000年以前的20多家生产企业只剩下了2006年初的四大家族——石药集团旗下的石家庄维生药业、华北制药集团旗下的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和东北制药集团的核心企业东北制药总厂——他们各自的年生产能力都在2万吨以上。再加上全球巴斯夫和帝斯曼-罗氏的维生素C生产部分,这6家企业一齐承担着全世界人民的维生素C的需求任务。如此看来,只有“豪门贵族”级别企业才能接近这个庞然大物。

    维生素C产业格局的变化,恰恰验证了大宗原料药依靠规模效益、低成本战略取胜的事实,高度集约化是其最终的蓝图。东总一直寻求引进战略投资者,华药与DSM的投资方案也把维生素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力图经过资源配置优化达到产业效益最大化。

    企业主动调整避高成本之害
, 百拇医药
    煤电价格上涨是中国工业生产普遍遇到的困境。这一困境也同样牵绊了维生素C目前的生产状况。

    比如在维尔康药业和维生药业生产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从2005年5月1日工业用电电价由0.44元/千瓦时提高到0.53元/千瓦时,提升幅度在20%,2005年入冬后供电仍趋于紧张。如此一来,在超出维生素C半饱和的生产状态下,平价电供应不足、电费高价又使得基本工业投入无法分摊下去,结果是现有维生素C生产商宁愿停产,也不愿在半负荷状态下生产。还有其他地区的维生素C生产企业,也同样为能源成本所累。

    为了缓解大环境成本造成的困境,2006年,有些企业就采取提前进入年度检修期,以保证合理投入产出比。这样一来,企业停产的现象就不光限于夏季,在供应高峰期也会发生。通过停产,维生素C供应商就可以在一个适当的供销节奏下维持供需平衡,保证了市场价格合理性。

    价格求涨更求理性
, http://www.100md.com
    最近的一次维生素C价格涨跌潮发生在2003年初。当时,罗氏和日本武田的先后退出维生素C生产领域,曾一度引发了全球维生素C的价格暴涨,随后大量已经停产的企业又恢复了生产。正是这次转机,国内的“四家大族”明白了规模效益是维生素C生存的必然,便纷纷扩产。在2003~2004年的一年时间之后,每家企业的生产能力都达到2万吨/年以上。之后,也就是在2004年3月后,维生素C的价格再次回落,至2005年12月的价格仍然徘徊在3.4~3.5美元/公斤的低位。

    回过头来看这次全球维生素C产业整合,会不会重演上次价格暴涨之后的“复产+扩产,再到停产”这样的周期?笔者认为,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次价格暴涨,都有一个共同的起因:国内外部分生产线的停产促使市场出现短缺;不同之处,则在于这次并没有出现价格暴涨的局面,而只是小幅、缓慢地攀升,比如在2006年1~2月间,平均价格上涨了0.2美元/公斤,这未免让人觉得有点不过瘾;另外,这样的小幅变化乃是基于当前的产业环境、市场环境,也与上次大不相同。
, 百拇医药
    首先,现存的6家供应厂商经过近年的内部整合,现有生产能力都达到了高度的规模化,基本能够消化现有转移出来的需求部分,故不大可能出现严重市场短缺现象;其次,没有明显的新投资者或再度扩产倾向,这就给现在的市场格局吃了一个定心丸;再而,就是企业不可能长期处于成本边缘线上经营甚至亏损下经营,在各项生产成本、环保成本等增加的情况下,必须要考虑盈利和创造利润机会,必然在适当时机调整价格变化。

    因此,2006年以后的维生素C行情看涨是必然的,但是涨的幅度与以往有所不同:理性大于浮躁,稳定大于动荡。

    全球需求还可深掘

    从近5年的中国维生素C出口增长规模上看,全球维生素C的使用量逐年攀升,这是保证维生素C产业发展的基础。

    除了上述提到的机会点,另一个机会点还在于国内对维生素C的需求还没有充分释放,这与我国营养补充标准和补充来源有一定关系。假设中国人的营养补充标准与欧美国家接近,国内维生素C产业的增长还有可能再高一节。2003年春季的“非典”时期,中国国内维生素C的消耗规模就增长了百吨,这与人们认识到维生素的重要性和采取科学的补充方法有必然联系。加上制剂生产厂家的大力宣传,维生素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营养补充品,未来中国本土也将是个重要的维生素C需求市场。

    作为典型的大宗量产品,维生素C注定要扮演市场的“风云人物”。每一次风云过后有时会见到彩红,有时会发现满目创伤,而在理性的调整之下,2006年之后的全球维生素C市场将是我们期待的彩霞满天。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21期, 百拇医药(本报特约撰稿人 吴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