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5269
刺楸木材微纤丝角与组织比量的变异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1KB,5页)。

    

    l 6 一 (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t 9 ~ 6 ' ·鲳 ( 2 r l 筋 一} 鲫

    J o u r n a l o f An hu [A毡 t t l r l l ~l i v e r 5 y

    .

    t —

    刺楸木材微纤丝角与组织比量的变异研究

    l 睦 _ -

    (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甩学靛,合肥 2 3 0 0 3 6 ) .

    摘 要 以安撇琅琊 山天然抹内刺揪 ( Ka t o p a n a ~ c s e t ! ~ml o b u s ( Th u n b 、 )Ko i d z )成年村

    未为材料 ,时其微纤韭角与组织比量的变异进行 了分析,结果表明:( 1 )未奸堆挺生壁 层

    微纤丝角自髓r 向外逐渐减小,t 7年左右选最小值,然而又增加;( 2 )自基部诅树干向上连

    渐减少,1 · 3 m 整为最小值, 端后 又增 太; ( 3 )徽扦 丝鸯与奸雏长度相 关器敷较低 ( r 一

    o . 5 2 0 6 ) I( 4 )组织比量的变异因构造分子而异,纤堆珥量白髓心向外遣渐减小,自基部沿树

    向上也逐渐诚小: 导管 比量、 未射线比量 白髓心向外避渐增天· 一定年龄后保持相对稳 定;白

    基部沿村干向上也是运 渐增 太。

    关 键 词 —

    塾盐 . 丝堑 丝盈 垒 璺生 差 查 圭 垂

    髅号 立 ‘ : 7 豫, 宁 q o 1 , ‘ l I

    微纤丝角和组织比量是继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之后两个重要木材解剖特征,是决定

    术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子之一,同时.也关系到木材的机械和化学加工、利用,为

    定 向培育和材质预测的依据 ,因而受到各国木材学者广泛重视 然而,迄今研究的重

    点主要散在微纤丝角和组织 比量 的测定以及与材性关系方面,且研究的树种大多集中在

    西加云杉、松树、红松、油松等针叶树上,而对间叶林的微纤丝角和组织 比量的变异研

    究显得相对少一些 鉴于此 ,作者选择了生长快、树形好的刺楸珍贵树种 ,来进行微纤

    丝角和组织比量的变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 1 试材取样

    按照国家标准 《 术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 GB1 9 2 7 —8 O )规定,在琅琊山同一天

    然林分内采集 5株样本 。 样术生长情况见表 1 样术伐倒后 , 分别在 0 . 3 m、 1 . 3 m、3 . 3 m、5 . 3 m、7 . 3 m截取 4 c m厚的圆盘。并选取其中三株供木材分析株内变异研究用。

    1 . 2 测定方法

    将圆盘按南北方向通过髓心截取 1 . 5 c m宽试条 ,自髓心向外 ,每隔 4年取一解剖试

    样 , 将试样放人 2 O H: O。 及 8 O 冰乙酸等量混合液中软化至适合切片为止。 然后按常规

    法切取横切面和弦切面数片并制成永久性切片或临时切片供组织比量测定用,同时切取

    虹稿 日期 1 9 9 5 — 0 8 — 2 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 3巷 2 期 刘盛垒 刺橄术材馓纤墼角与组磬 { 比量曲变异研究

    弦切面数片 按常规法离析后供微纤照角的测定 撒纤墼角度测定采用偏光显微镜法 组

    织比量测定采用I C j u 啪法 为了减少早、 娩材差异 组织比最的测定采用沿与年轮径向成

    4 5 。 斜线推进法。每试样测定不少干 3 o _ 次

    表 1 剌橄样本生长情况

    n l T g e n e r a [ 咖 d h_ 啪 t h e~ e i me n o f K幽 户口 描 啦

    为楔研究徽纤墼角和组组比墓株内盎穿崩-

    2 结果与讨论

    2 - 1 微纤丝角度的变异

    2 - 1 . 1 径向变异 刺楸术材纤维微纤丝角度在各个高度截面上变化规律基本 一致 ( 图

    1 ) ,即从髓心向外,微纤丝角度由大渐小,到 1 7年左右,达最小值, 以后又缓慢增加或

    减小 不同高度的截面上,其撮小值枢对应的年龄不一,o - 3 m、5 . 3 m处,最小值为1 5

    年左右,1 - m处为 1 7 年左右 这说明术材微纤丝角度受环境及幼年材与成年材的影响

    较大。 这种径向变化与辽东栎【 一致 但与人工林红松0 ] 、 油松 不同 后者变化情况是,由髓心向外一直减小或后期保持稳定。在论述针 、 阔叶材微纤丝角度的径向变异差异时,有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管胞、纤维长度变异模式的不同,作者则认为微纤丝角度变化与

    术枉组成、年龄及其他环境因子有若 由于针叶材组成单一,9 5 以上由管胞组成,管

    胞长度与锻纤丝角度之问较强负相燕,一般相关系数在 。 | 9左右 但阔叶材组成较复杂,纤维只占总成份的 5 O 左右,纤维 含量不同的树种其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也就不一

    样 J 。 总 的来讲 , 斓叶材纤维长度与微纤丝焦度之间兼系密切程度要比针叶材低 如袖松

    树种二者相关系数 ( r ;一0 - 9 ) ,人工林红松r 为一o . 9 2 9 ,而辽东栎r 为一o . 6 0 4 作者

    研究_ 蒯楸树种二者梧关系数r 仅为一o . 5 2 6 ,证实了上述观点。

    另外 ,同树种内管胞长度与纤丝角度间回归关系密切程度还因种源、生态条件而变

    化。如:E c h o u s研究美国湿地松微纤丝角度的变异 9 1 是由管胞长度引起,而 J u r k e r g s

    研究该树种在另一种源,不同环境下,管胞长度的影响仅占 5 O 。所以,管胞和纤维长

    度不是反秧微纤丝角变化的根率原因。而应该从树术组成、环境因子、年龄、种源、干

    形等因子综合分析 这也阔接说 明了微纤丝角度太小仅是反映材性变化的综合指标之一。

    1 - 2 纵向曼异 由曙 '可知,刺揪术材微纤丝角度的纵向变异趋势为:基部最大,沿

    树干向上到 1 . 3 m处选最小一再向上又增大。与该树种纤维长度的纵向模式相反。

    2 . 2 组织比量的变异

    组织 比量通常包括木纤维比量、导管比量、木射线 比量 以及轴向薄壁组织 比量。由

    于劁揪术材轴向薄壁组织含量较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