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9284
三七栽培设施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56KB,3页)。

    

    2004 年 9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5 期

    - 51 -

    三七栽培设施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

    黄云战1

    ,张汝坤1

    ,王清元1

    ,时 玲1

    ,陈中坚2

    ,王朝良2

    (1 . 云南农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 文山州三七研究所,云南 文山 663000 )

    [ 摘 要] 文山三七栽培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多数“七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栽培方式,生产效

    率低,难以实现三七栽培规模化生产。为此,就三七栽培设施内主要的传统作业工序进行分析,对逐步

    提升设施内作业机械化及三七采收后加工水平、实现文山三七栽培设施产业化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园艺学;三七;综述;栽培设施;作业机械化

    [ 中图分类号] S625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3 ─188X(200 4 )0 5 ─0051 ─0 3

    1 概述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名贵中药

    材,全国有 90% 的三七种植分布于云南文山,是重

    要经济作物之一。三七作物含有多种单体微量元素

    和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文山三七研究

    所作为全国唯一的专业三七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开

    展了三七光合作用、栽培、病虫害等方面研究,取

    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对实现三七设施栽培作业机械

    化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

    云南省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绿

    色经济强省,开发建设为“中华生物谷”。建设绿

    色经济强省就需要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特

    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开发象三七这种云南特

    有作物,按照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标准进行绿色种植

    和生产,发展绿色产业。经现场调查分析,目前文

    山三七的种植生产与加工多数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

    与加工技术,种植生产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

    的农户不足 30%,大量的操作仍以手工为主,生产

    效率低。特别是设施内作业机械化以及采收后加工

    水平, 是制约三七设施栽培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极大地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文山三七要实

    现规模化生产, 必须改变现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以半机械化作业为主、手工作业为辅,逐步过渡到

    三七设施实现作业机械化和采后加工机械化,更好

    地适应文山三七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2 三七种植整地机械化

    三七是轮种作物,宜选择中偏酸性砂质土壤、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块。种植前整地要求

    严格,对新开荒地一般在夏季翻耕后隔 1个月再翻

    耕 1次,促使土壤充分风化。如利用熟地栽培,前

    作物收获后即进行翻耕,为增加土壤肥力和消毒,对翻耕后的土壤进行烧土或用 50 ~70kg hm 2的生石

    灰施撒,要求三犁三耙,充分破碎土块。然后,对

    土块进行充分耙细,整理后进行开畦。畦宽要求为

    120 ~140cm ,高 15 ~20cm 。这些工作都是由人工采用

    传统的铲挖方式完成,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且肥料的分布和消毒都很不均匀。据调查,每公顷

    三七地的耕作整地费约需 150 ~180 个劳动力、750 ~900 个工作日、工时费用约 2 .4 万元,不包括

    其他的一些开支。因此,三七地耕作实现机械化是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

    对三七地耕作机械的选择应与大田农业的耕

    作机械原理基本一样,不同的是三七种植受山地的

    坡度、荫棚空间的限制以及三七种植地的不固定和

    机具运输困难等方面的影响,三七地耕作机械结构

    尺寸要选择小型或微型机械。三七荫棚的耕作机械

    配套动力一般选择 2 ~5 kW 左右、机重不超过 50 kg

    为宜。根据三七种植整地的要求,耕作机械配上相

    应的机具,可以完成三七地的翻耕、旋耕和开沟等

    作业,最好是一机多用。一般种植 1 .3hm 2以上的三

    七种植户,就应该具备一套小型的耕作机械。 耕作

    机械的动力一般为手扶拖拉机, 在进行犁耕作业时,动力后部挂接主犁铧,用它切割、破碎和翻转土垡,再配上具有互换性好的深松铲,疏散耕作层以下

    5 ~15 cm 坚硬的心土。为了适应较小狭窄的空间,操

    作把手的方向为可调节的。当把手转向一侧时,机

    械手可直立操作, 机械可在棚内低矮的空间作业。

    旋耕作业时,将行走轮卸下,装上旋耕刀组,[ 收稿日期] 2003 - 12 - 01

    [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132329 )

    [ 作者简介] 黄云战(1953 - ) ,男,云南广南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4 年 9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5 期

    - 52 -

    并按照三七地的翻耕、开畦等方式排列。如耕后耙

    地或播前耕地用交错安装;拆畦或旋耕和开沟联合

    作业时用向外安装;作畦前的整地用向内安装;靠

    自旋作为前进的动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6KB,3页)